创伤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干预
第1页 |
参见附件(232KB,2页)。
文章编号:1009-5519(2006)14-2207-02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人类尤其是年轻人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创伤不但造成身体上的损伤,而且还引起一系列有别于疾病所致的心理问题。创伤多由突发、意外、紧急的因素所致,病人往往来不及调整心理适应机制,表现出无助、激惹、迁怒于医护人员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所致行为倾向;另一方面,创伤后期身体器官功能的缺失及部分社会功能的丧失,也会让病人产生悲观、绝望、自卑、厌世的心理;还有经济困难的病人,因医院只能遵循救死扶伤、保证其基本医疗的人道主义原则,而得不到妥善的救治,表现出孤立无援或转而怨恨医护人员的心理。如果不及时关注并干预创伤病人的心理反应,有的特别是同一事故中丧失了亲人的病人容易发展成精神崩溃;也有的会表现为创伤性失语或布洛卡失语;更有甚者,伤重时依据救治原则截了肢,伤情好转后却因接受不了现实而责怪医护人员处理不当;或者虽因病人及家属拒绝截肢而致骨不连、迁延不愈甚至坏死组织吸收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也把责任推给医护人员,从而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医护人员应针对创伤病人特有的心理反应特点,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变病人的行为、情感和认知,促使其正确应对创伤。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