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家健康》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753971
浅谈口腔正畸的医学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大家健康》 2008年第6期
     【摘要】口腔正畸领域的革命性变化正在悄然进行,临床治疗与医学研究越来越趋向于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轻力矫治各种矫治技术也正在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中走向成熟,而越来越多的更为科学、更符合医学原理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也正在正畸领域中不断开展并日臻完善。

    【关键词】口腔正畸;口腔正畸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19(2008)-06-0090-1

    1 临床研究进展

    1.1 临床检查与诊断头影测量技术是正畸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头影测量软件和数码X线片的普及,它已成为正畸形态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随着现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正畸医生对错胎畸形认识程度的加深以及边缘学科的拓展,临床诊断和治疗已由单纯的矢状向向三维空间延伸。侧重于矢状向骨骼与牙齿变化的头影测量技术已不能全方位表现错胎畸形的发生。在这个前提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tom-puted tomographic imaging,CT)和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El腔中的应用应运而生。这些技术以三维方式对颅面部整体或局部进行分析、重建,使正畸医生对错胎畸形的发生和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保持有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了整个正畸学的发展。在正畸学的临床应用研究中,MRI主要用于颞下颌关节的研究。正畸医生通过MRI了解颞下颌关节同正畸治疗的关系、髁突的生长以及颢下颌关节的长期生长变化。CT常用来了解骨骼畸形、牙根发育状态、牙齿与邻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牙齿、牙周情况等,从而确定患者治疗的时机和治疗计划;对阻生牙进行精确定位;了解种植体合适的种植位置;根据颞下颌关节状态及正畸治疗中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当治疗。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治疗技术 正畸学发展史就是矫治器的发展史。近年来,随着审美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患者增多,改善矫治美观、缩短疗程、增加舒适度和加强矫治安全受到医生与患者更多的关注。

    1.2.1 舌侧矫治器舌侧矫治器具有良好的矫治美观效果,受到正畸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它由Craven Kurz于1976年发明,现在的Ormeo Cure舌侧矫治器已经发展到第7代,由二维系统发展到三维系统,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对患者进行个体设计,使患者的舒适感和发音大为改善。在舌侧矫治器发展的同时,与之相关的间接粘接技术(indirect bonding)近年来也有抬头之势,它包括唇侧间接粘接和舌侧间接粘接技术,相对直接粘接技术具有定位更加准确、粘接剂残留更少、椅旁操作时间更短等优点,受到正畸医生的欢迎。

    1.2.2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虽然舌侧矫治器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但在矫治初期仍有感觉不适、舌运动受限、发音不清以及口腔卫生护理困难等问题旧,因此,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受到越来越多的正畸医生和患者的欢迎。
, 百拇医药
    1.2.3 自锁托槽托槽系统的摩擦力常是阻碍牙齿移动的主要原因,自锁托槽的滑动摩擦力小,临床操作方便,对口腔黏膜刺激小,可以减少牙齿移动的阻力,并缩短疗程。虽然自锁托槽在矫治初期无明显不适感,但在更换弓丝后,患者不适感较明显且托槽脱落率较高117-181。目前流行的自锁托槽主要有两个系统:Speed(an拿大Strite公司产品)和Damon(美国Ormco公司产品)。

    1.2.4 支抗在固定矫治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支抗控制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重点。临床中通过CT、X线片定位,引导器辅助操作,使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更加简单、安全、有效闭;矫治中通过微种植体支抗对整体牙列进行移动,扩大了非拔牙矫治的范围;对一些疑难病例的矫治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2.5 弓丝正畸美学弓丝弯制复杂、精细,正畸医生常常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弯制。随着计算机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美国OraMetrix公司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发明了SureSmile系统。该系统通过弓丝弯制机(SureSmile wire-bending robot),使弓丝弯制这一复杂的过程简单化、程序化,并精确控制弓丝弯制角度和扭转度到1。,弯制的曲到0.1 mm,并可弯制第一、二、三序列弯曲,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和移动牙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疗程。
, http://www.100md.com
    2 基础研究进展

    2.1 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很多因素参与了错牙台畸形的发生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遗传因素。由于目前牙颌面发育调控的相关基因发现较少,同时遗传的外显率和表现度常不相同以及牙颌面畸形遗传模式的复杂性,导致在错胎畸形致病基因的研究中样本难以收集和确定,进展缓慢。直到现在,有关骨性Ⅱ类、Ⅲ类以及内倾型深覆骀等错胎畸形的相关基因研究尚属空白。

    2.2 矫治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错硷畸形矫治机制的探索中,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组织学和形态学,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交叉学科的发展,特别足细胞生物力学、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的发展,为研究矫治中细胞乃至分子的发生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与理论支持。

    在组织学和细胞生理学方面,正畸牙的移动是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成千上万的基因和蛋白参与了这一活动。机械力作用下,牙周组织发生反应,力学刺激转化为生物及分子信号,通过信号转导,细胞内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使正畸牙移动。在这一过程中,细胞膜上的受体是信号转导中重要的启动因子和药物作用的靶目标,细胞内基因介导的蛋白合成与修饰是这一活动的中心,而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基因的表达是这个变化过程的关键。
, 百拇医药
    2.2.1 成骨细胞在众多基因参与调控的成骨过程中,Cbfal是成骨细胞最特异和最早表达的转录因子。此外,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转化生长因子以及生长因子相关联的信号分子等均有表达。近来,有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受体5(10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5,LRP5)在骨形成过程中通过对成骨细胞的修饰作用也参与了这一过程,其等位基因的突变会造成成骨细胞功能丧失和骨质疏松症。

    2.2.2 破骨细胞在骨吸收过程中,超过24种基因和60种蛋白参与了破骨细胞功能的调节。骨保护素通过成骨或基质细胞旁分泌,竞争性地与RANKL结合,封闭RANKL与RANK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其他细胞因子或激素也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RANKL.与RANK或骨保护素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

    2.3 其他 近年来,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日益广泛。学者们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因素、骨组织界面、加载时机以及应力传递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微种植体的直径、植入部位、种植体周围炎以及F颌平面角的大小是影响种植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加载时间并不会影响其稳定性。有研究证明微种植体有骨整合现象,骨整合率有较大差异且随加载时间增加而增高。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冯雪,顾泽旭,李菲菲,丁寅.口腔正畸学七年制教学方案的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11):656-657,638.

    [2] 成荣芝,卢珍珍,周嫣,黄敏方,方志欣,陈世稳,欧晓丽.口腔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术护理体会[J].微创医学,2008,(06):669-670

    [3] 梅玉新.正畸结合种植义齿矫治牙列缺损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 .

    [4] 王媛.成人骨性双颌前突拔牙矫治与正颌术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

    作者简介:龙辉 女 研究方向:口腔正畸。, 百拇医药(龙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