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1794609
浅析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抢救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大家健康》 2009年第4期
     【摘要】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本文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就产后大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监测;抢救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09)-04-0185-2

    一、产后出血的危害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0%一30%,80%以上发生在产后2h之内。常见于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目来势凶猛,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日前仍然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对在我院住院的几十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同行共同探讨,期望能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 百拇医药
    二、产后出血的原探析

    产后出血的临床症状较多,其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搞清楚产后出血的原因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及护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见的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以有下几种:

    1、子宫收缩乏力。由于孕妇体质需弱或在分娩中精力消耗过度,精神紧张,较长时间进食不足,睡眠不够,营养缺乏,或者异常妊娠,宫内感染,多次刮宫史等,使子宫肌纤维正常收缩及缩复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

    2、对产程处理不当而致产后出血。由于使用宫缩剂不当,膀胧充盈,腹壁松驰或宫缩乏力,使得已剥离或未剥离的胎盘或胎胚昧嵌于子宫腔内,不能自然排出。其二为了解胎盘剥离现象,粗暴按摩子宫、过早、过重牵拉脐带,可至胎盘不能正常剥离而致大出血。其三由于操作技术缺乏,使得胎盘不全而残留宫腔内。

    3、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由于宫缩过强、胎儿过大,使软产道来不及逐渐扩张或因助产技术不够熟练,施加腹压过猛等原因造成产妇的软产道裂伤或阴道血肿的产生。
, 百拇医药
    三、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措施

    (一)产前预防

    1、首先做好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妇健康状况,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如合并贫血,妊高症和以及其它出血性疾病孕妇,包括有异常分娩史者,如产后出血,人工剥离胎盘及多次刮宫史等,均要积极防治,必要时在分娩前作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密切监测血压、脉搏,观察皮肤颜色、四肢温度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的吸氧,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道是否恢复顺畅。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用套竹针,做好输血前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遵医嘱输液、输血,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2、正确处理好三个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第一产程:要加强护理,消除产妇的思想顾虑,注意产妇的饮食及休息,对不能进食者,应酌情补充液体及维生素,严密观察产程变化,掌握使用催产素的适应症及有效浓度每0.5—1小时听胎心、查肛诊一次,对高血压者应定期测血压,对产妇疲劳疲乏者,应用适当的镇静剂,以防导致滞产的发生。第二产程:正确掌握会阴切开的适应症及时间,助产时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撕裂及血肿的发生。第三产程:在胎儿娩出后要及时正确估计出血量,使用适当宫液剂以及加强子宫收缩,正确判断胎盘剥离现象,不宜过早牵拉脐带,以免影响胎盘正确剥离而致大出血。另外还要仔细检查宫颈,软产道有无裂伤,有裂伤时,应及时缝合。
, 百拇医药
    3、产妇分娩后在产房休息1—2小时,同时严密观察产妇血压、宫底高度、宫缩及阴道出血量,如发现产妇会阴伤口疼痛,伴有排便感或外阴皮肤胀呈紫色,应及时报告进行检查,如一日切正常,方可送回病房,并做好交班、督促产妇排尿、注意休息、保暖及加强营养以促进早日康复。

    4、消除产妇恐惧心理。对产妇的心理变化要及时掌握,要让家属在旁陪产,同时医护人员要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心理;保持镇静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

    (二)抢救措施

    1、建立完善的孕产妇抢救组织。每当有孕产妇需抢救,抢救小组成员可马上召集到位,对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特别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和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加强各种急救物品、设备、药品的管理,做到定位、定量放置,完好率达100%,专人负责,有检查登记,用后及时补充、维修。
, 百拇医药
    一旦出现产后出血,召集抢救人员马上到位,指定1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员分工合作,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把握抢救时机,马上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2、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给予吸氧气,保暖、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并通知医生,要做到冷静、准确、有条不紊的工作,严密观察产妇的生病体征,做好特别护理记录,如果发现产妇有血压下降、胸闷、呼吸气促等休克症状,立即给予快速输液,输血治疗,以补充足够的血变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L/分,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畅顺。

    3、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作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
, 百拇医药
    4、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迅速找出充血部位进行处理。如果腹部触诊时看到子宫柔软较大,界限不清,宫底升高,挤压子宫有较多的血液或血凝块流出,可谓子宫收缩乏力,立即用手反复按摩子宫,用砂袋压迫宫体底部,并注射催产素。胎盘已娩出者,应仔细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如果有残缺或疑有不完整,立即换手套进宫腔探查,必要时准备刮宫处理。胎盘未娩出者,待胎儿娩出15—30分钟后仍未剥离者,按无操作可行人工剥离胎盘,首先摸到胎盘边缘,然后逐渐分离,不能分离者可能是严重粘连或植人性胎盘,严禁在宫腔内粗暴地剥离,以免引起致命的产后大出血,在子宫收缩良好的情况下,阴道流血不止,色鲜红时,应及时用拉钩等器械仔细检查宫颈及阴道。同时注意有无阴道壁血肿,迅速确定损伤部位,及时对症处理。由于患者出血量多或由于阴道血肿重新缝合时,往往表现恐惧心理,不耐烦,这时医护人员要主动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对她们表示同情、安慰,尽量减轻她们的痛苦,帮助她们树立信心,解除她们不必要的顾虑,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以取得与医生的合作。

    5、督促产妇及时排尿。因多数产妇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极度疲乏再加上怕痛不愿起床排尿,以至于膀耽过度充盈而影响子宫收缩。
, 百拇医药
    (三)产后护理

    1、预防感染的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勤更换卫生垫,保持会阴清洁,用有效碘(含量4.59/L碘伏溶液)擦洗会阴,每天3-4次。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一般护理保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宜少量多餐。待病情稳定后应鼓励早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于恶露的排出,促进子宫复旧。

    四、结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产后出血定义为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然而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使产妇对失血的耐受性增加。一般阴道分娩出血量达500ml,剖宫产失血量可达1000ml时,患者才出现低血容量的临床表现,故多数学者主张以产后24h内出血量达1000ml,为产后出血。许多学者对产后出血相关性因素做过分析,妊娠合并征及病理妊娠,产程异常等常为直接或间接因素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故需重视高危妊娠。产前积极处理妊娠合并征及并发症。产时对于妊高症、巨大儿、妊娠合并贫血及第二产程延长,产妇衰竭等提高警惕,胎儿一娩出后即给予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另外,注意分娩方式的选择,以降低产妇出血的概率。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李亚玲.分娩后的母儿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1(2):819.

    [2]郑红兵等静.晚期产后出血11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6.

    [3]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05.

    [4]魏碧蓉,《高级助产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9.

    作者简介:毛英姿,女,主治医生,毕业于衡阳医学院,现任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生。,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