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家健康》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838191
肠道长息肉究竟谁之过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大家健康》 2016年第3期
     饮食因素 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者肠道息肉发生率较高,而吃蔬菜、水果多者较低。膳食中脂肪类成分超过40%是形成大肠息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入不超过膳食的15%,发病率就会显著降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肠道中的胆酸,胆酸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吸烟,损害免疫功能,使基因突变,也会使息肉发生率提高。

    机械刺激 大便中的粗渣、异物及其他因素可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受到破坏,形成肠息肉。长期便秘产生的肠内毒素,或刺激性泻药也会刺激肠壁引发息肉。

    炎性刺激 肠道黏膜的长期慢性炎症,可以引起肠黏膜上的息肉状肉芽肿。如慢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等。

    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者、癌症放疗患者及肥胖人群的发生率较高。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报告,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与未患糖尿病的女性比较,其发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80%。

    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中医观点认为此病的发生,是湿热下注,迫于大肠,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痰血浊气凝集而致,重者五脏虚损。, http://www.100md.com(田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