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01年第2期
编号:11057303
从“囫囵吞枣”谈枣
http://www.100md.com 2001年2月1日 《家庭用药》 2001年第2期
     元代白廷编著的《湛渊静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有自作聪明的人,听人谈论生梨和大枣的药性时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随即得意地发表自己的“高见”:“我懂了,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旁人笑话他说:“吃生梨只嚼不咽尚可,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成语囫囵吞枣由此出名,至今常用它比做不求甚解、含糊其辞、盲目接受,有如吃枣子不细嚼品尝,既无法欣赏其甘美滋味,更难以消化吸收其丰富营养,发挥其良好功效了。

    在日常生活中,蒸煮或煎药时大枣不破果皮是常见的事,记得在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常见到某大中药房煎中药处门外的药渣筒内,每次倒掉的药渣中未破皮的大枣都被小孩抢着吃掉了。原来大枣虽与其他苦药同时浸泡煎煮,但不破果皮的枣肉是极甜的,这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枣子保护自己的本领很大,虽然枣皮很薄,可是颇有韧性,果肉呈松软海绵状,其吸水力很强,但是任你用水浸泡加高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2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