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带根全草。又名蒲公草、婆婆丁,多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河滩及旷野中,全国各地均有野生分布。
蒲公英最早见于《新修本草》,称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
急性乳腺炎(乳痈)取鲜蒲公英30克,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内服蒲公英30克,香附15克,白芷12克,连翘15克,水煎服,一日1剂,连用5~7天。
急性结膜炎(红眼病)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并用药渣熏洗双眼。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鲜蒲公英30克,仙人掌(去皮刺)30克,生石膏10克,共捣烂外敷患处,一日换药1~2次。
痈肿疔疮(阳疮红、肿、热、痛)蒲公英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药渣热敷患部。
慢性胃炎腹痛腹胀等蒲公英20克,陈皮12克,砂仁10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各种杆菌及卡他球菌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在剂型应用上现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剂等不同剂型。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结膜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还可治胃炎、肝炎、胆囊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 百拇医药(袁惠民)
蒲公英最早见于《新修本草》,称其味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等功用,是一味极其常用的中草药。
急性乳腺炎(乳痈)取鲜蒲公英30克,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内服蒲公英30克,香附15克,白芷12克,连翘15克,水煎服,一日1剂,连用5~7天。
急性结膜炎(红眼病)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菊花10克,黄芩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并用药渣熏洗双眼。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鲜蒲公英30克,仙人掌(去皮刺)30克,生石膏10克,共捣烂外敷患处,一日换药1~2次。
痈肿疔疮(阳疮红、肿、热、痛)蒲公英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药渣热敷患部。
慢性胃炎腹痛腹胀等蒲公英20克,陈皮12克,砂仁10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一日3次,温开水冲服。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各种杆菌及卡他球菌均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在剂型应用上现已制成注射剂、片剂、糖浆剂等不同剂型。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急性乳腺炎、结膜炎、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还可治胃炎、肝炎、胆囊炎及泌尿系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 百拇医药(袁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