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第一话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其茎直立,光滑无毛,有细纵条纹;掌状复叶,轮生于茎端;6~7月开花,花色黄绿;8~9月结果,果呈红包。夏末秋初,选择生长3~7年者,挖取根部,去泥洗净,晒干备用。
神奇古传
说到三七,有一古传:从前有个叫张二的青年,患出血症,口吐血,鼻流血,便带血,屡治不效。此时巧遇田郎中,经口服他用一种草根研成的粉,病竟逐日痊愈。张二向郎中讨得此药的种子,种在园圃内为日后备用。次年知府大人的女儿也患出血症,遍访名医却毫无起色,情急中他贴出告示,以求治病良药。张二救人心切,带上所种的草药直奔知府衙门,斩下草药根研末给小姐服下,可不到一个时辰小姐却一命呜呼。知府大人大怒,严刑拷打张二照实招来。
知府大人知情后捉拿田郎中,定为“谋害杀人罪”。郎中申辩:“这草药对各种出血症都有奇效,但要生长三至七年,而张二所种的药只有一年,时间太短没药性,哪能救活小姐的命?”说罢,他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如泉涌,又赶紧拿出这药末内服外敷,立刻血止痂结。知府大人见如此效验,也就无话可说。为让后人记住这一惨痛教训,便定名这种草药为三七,示意此草根作药用时,必须生长三至七年,因郎中姓田,故又名田三七。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诸经,可治各种出血症。药用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刃剑伤,跌仆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进而补述:“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仆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继《本草纲目》之后,《本草新编》称三七为“止血之神药”,“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补气药中则更神”;赞三七“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而有安静之休”。而清代医家赵学敏最先把三七提升为滋补强壮药,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云:“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更何况三七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比人参更有优势,且药价远低于人参。三七,这一被人们认识晚于人参一千年的后起之秀,理应享有“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的美誉。
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七含皂苷类,经鉴定为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及七叶胆皂苷,总皂苷含量高于人参和西洋参。还含止血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蛋白质、糖类、挥发油、树脂、核苷、游离氨基酸、胡萝卜素、钙离子等成分。药理实验提示,三七可缩短凝血时间,有明显止血作用 ;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内循环,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能活血化瘀,活络通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 ;有补血强壮作用,对营养不良性贫血效果很好;加强细胞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糖,抗炎镇痛等功用。
现代临床用三七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晕眩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中风所致偏瘫、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出血、贫血,促进产后、手术后创口愈合等,疗效甚为理想。
常用处方
三七既止血,且止血不留瘀,又活血,行血不伤新血,堪称治疗出血及瘀血内阻疾病之要药。无论内服外敷,单味复方,皆有殊功。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成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显赫功劳。现介绍常用三七处方数例:
治吐血 三七末3克,藕汁1小杯,鸡蛋1只打散,共炖汤服食。
治咳血 三七6克,花蕊石9克,血余炭3克,共研末,分2次以开水送服。
治赤痢血痢 三七9克,研末,米泔水调服。
治大肠出血 三七研末,每取3~6克,调淡白酒服。
治产后血多 三七3克,研末,以米汤调服。
治无名痈肿,疼痛不止 三七磨米醋调涂。已破者,研末干涂。
治跌打损伤,瘀阻作痛 三七10~30克,浸入500克白酒内,7天后饮服,每次5~10毫升。
食疗方
七花茶 三七花适量,以沸水泡茶频饮,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头晕,亦治咽喉肿痛。
三七炖鸡 三七10~15克,以油炸后,投入洗净的鸡肉1 000余克,加姜片、葱段、黄酒,入水炖熟后,吃鸡喝汤。大补气血,久病后者及产妇尤宜。若健康人服食,则强身延年益寿。
服用注意
三七既止血又散瘀,孕妇慎用,以防堕胎。又因三七性温,若血热妄行者,不宜单独使用,可配凉血止血或滋阴清热药同用。, 百拇医药(葛德宏)
神奇古传
说到三七,有一古传:从前有个叫张二的青年,患出血症,口吐血,鼻流血,便带血,屡治不效。此时巧遇田郎中,经口服他用一种草根研成的粉,病竟逐日痊愈。张二向郎中讨得此药的种子,种在园圃内为日后备用。次年知府大人的女儿也患出血症,遍访名医却毫无起色,情急中他贴出告示,以求治病良药。张二救人心切,带上所种的草药直奔知府衙门,斩下草药根研末给小姐服下,可不到一个时辰小姐却一命呜呼。知府大人大怒,严刑拷打张二照实招来。
知府大人知情后捉拿田郎中,定为“谋害杀人罪”。郎中申辩:“这草药对各种出血症都有奇效,但要生长三至七年,而张二所种的药只有一年,时间太短没药性,哪能救活小姐的命?”说罢,他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如泉涌,又赶紧拿出这药末内服外敷,立刻血止痂结。知府大人见如此效验,也就无话可说。为让后人记住这一惨痛教训,便定名这种草药为三七,示意此草根作药用时,必须生长三至七年,因郎中姓田,故又名田三七。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诸经,可治各种出血症。药用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三七:“止血,散血,定痛。金刃剑伤,跌仆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晕、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诸病。”进而补述:“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仆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继《本草纲目》之后,《本草新编》称三七为“止血之神药”,“无论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独用亦效,加入补气药中则更神”;赞三七“得补而无沸腾之患,补药得此而有安静之休”。而清代医家赵学敏最先把三七提升为滋补强壮药,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云:“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更何况三七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比人参更有优势,且药价远低于人参。三七,这一被人们认识晚于人参一千年的后起之秀,理应享有“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的美誉。
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七含皂苷类,经鉴定为人参皂苷、三七皂苷及七叶胆皂苷,总皂苷含量高于人参和西洋参。还含止血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蛋白质、糖类、挥发油、树脂、核苷、游离氨基酸、胡萝卜素、钙离子等成分。药理实验提示,三七可缩短凝血时间,有明显止血作用 ;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内循环,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能活血化瘀,活络通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 ;有补血强壮作用,对营养不良性贫血效果很好;加强细胞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血糖,抗炎镇痛等功用。
现代临床用三七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晕眩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中风所致偏瘫、神经衰弱、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外伤出血、贫血,促进产后、手术后创口愈合等,疗效甚为理想。
常用处方
三七既止血,且止血不留瘀,又活血,行血不伤新血,堪称治疗出血及瘀血内阻疾病之要药。无论内服外敷,单味复方,皆有殊功。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就是以三七为主要成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显赫功劳。现介绍常用三七处方数例:
治吐血 三七末3克,藕汁1小杯,鸡蛋1只打散,共炖汤服食。
治咳血 三七6克,花蕊石9克,血余炭3克,共研末,分2次以开水送服。
治赤痢血痢 三七9克,研末,米泔水调服。
治大肠出血 三七研末,每取3~6克,调淡白酒服。
治产后血多 三七3克,研末,以米汤调服。
治无名痈肿,疼痛不止 三七磨米醋调涂。已破者,研末干涂。
治跌打损伤,瘀阻作痛 三七10~30克,浸入500克白酒内,7天后饮服,每次5~10毫升。
食疗方
七花茶 三七花适量,以沸水泡茶频饮,清热平肝,适用于高血压头晕,亦治咽喉肿痛。
三七炖鸡 三七10~15克,以油炸后,投入洗净的鸡肉1 000余克,加姜片、葱段、黄酒,入水炖熟后,吃鸡喝汤。大补气血,久病后者及产妇尤宜。若健康人服食,则强身延年益寿。
服用注意
三七既止血又散瘀,孕妇慎用,以防堕胎。又因三七性温,若血热妄行者,不宜单独使用,可配凉血止血或滋阴清热药同用。, 百拇医药(葛德宏)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