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会因素与胃肠道疾病(上)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一组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或不适,腹胀、早饱、厌食、嗳气、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且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经生化、X线、内镜、B型超声等相关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该病发病十分普遍,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均会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只是持续时间、严重程度不同。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男女发病相似;青壮年发病较高,20~40岁组占62.6%;患者与正常饮食及饮酒、吸烟无明显关系,但与精神状况有关,如身处逆境、精神压抑、性格内向者多见;女性患者中半数有神经衰弱和(或)伴更年期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具有病程长、症状反复等特点。上腹痛是本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腹痛无特殊规律,以隐痛和胀痛多见,与进食无明显关系,近半数病人可出现夜间痛,60%病人使用制酸剂后症状可缓解。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以下几型:
溃疡样型 其发病为胃泌酸异常所致。
反流型 部分病人有反酸症状,白天和夜间均可发生,无明显规律可循,可伴有夜间痛、烧心等,进食后可缓解亦因胃泌酸异常所致。
动力障碍型 症状为腹胀、嗳气、早饱,与进食有关,餐后腹胀加重,进食后不久即有饱胀感,摄入的食物量小于以前饱食量。
非特异型 症状不典型,仅有厌食或上腹不适等。恶心、呕吐症状较少见。20%~30%的患者可有体重轻度减轻现象,可能与饮食减少有关。
伴有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为焦虑,如内心紧张、害怕、不安、疑病、头晕、睡眠差、工作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者发生抑郁状态,有“三少六无”症状。三少: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和行为减少。六无:无趣、无助、无能、无力、无望和无价值。在诊断本病时一定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有上腹痛患者,应行内镜、B超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排除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肝、胆、胰等疾病;对胸骨后痛、烧心、反酸等症状为主的患者,需做胃镜,24小时食管pH检测及食管测压等检查,排除胃食管反流病;对腹胀、嗳气、早饱等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做胃肠动力学方面的检查,必要时行其他相关检查。
对本病治疗,溃疡型和反流型与泌酸异常有关,临床上选用抗酸剂、抑酸剂治疗常奏效;动力障碍型,则应选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胃复安等。如同时伴有便秘者,则应选用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为宜;有时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也可选用。因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故对精神心理的调整治疗十分重要,除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的工作紧张,自己学会调整情绪波动外,必要时给予适量的调整精神神经药很有必要,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百优解、左洛复、赛乐特等,按具体不同情况选用,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作者每周五上午有专家门诊), http://www.100md.com(顾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