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坏血酸与坏血病
两千多年前,人类就记载了坏血病的表现——牙龈坏疽、掉牙与腿痛等。1535年加拿大一探险者曾记录了印第安人用凤梨等制成的饮料预防该病。随后曾有许多航海家用新鲜果蔬汁预防或拯救患坏血病的船员。但直至20世纪20~30年代人们才从柑橘、甘蓝叶、柠檬汁等果蔬中离析出具有抗坏血病作用的酸性物质,并于1933年成功地合成了抗坏血酸——维生素C。
许多动物可从葡萄糖和其他单糖合成维生素C。但人类、猴、豚鼠及部分鸟类,因体内缺乏相应的酶系,不能将葡萄糖转化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得到,当摄入不足或缺乏时,即可致坏血病。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坏血病也是一种遗传缺陷导致的疾病。
被人体吸收的维生素C在体内有少量贮存,集中于肝、肾,而大部分维生素C经体内代谢利用后从泌尿系统排出,汗、粪便中也排出少量。维生素C的分解代谢产物——草酸及少量其他代谢物也由尿排出。大量摄入维生素C,尿中草酸排出增多是泌尿道草酸结石形成的原因之一。
健康益友维生素C
维生素C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