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04461
大黄善治胆囊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家庭用药》 2007年第11期
     我今年61周岁,现已退休。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已历10余载,恶油、便秘。开始作胃痛治之,罔效,后经B超检查为胆囊肿大10.6×4.2厘米(正常为8×3厘米),胆囊赘生物直径≥0.9厘米。

    本病属中医的“黄疸”、“胁痛”、“积聚”、“痞块”等范畴,病因病机主要为外感湿热,内伤忧怒,嗜肥酗酒所致肝气郁结,疏泄不利,脾气虚弱,水湿不化,痰湿互结,湿热交蒸,瘀毒内阻于胆,胆毒结聚不散,日久成疾。治疗上以疏肝利胆、健脾化痰、清热化湿、凉血活血为基本大法。

    针对病理所需,我首选中药生大黄单味研粉,装入胶囊,每粒含大黄粉0.3克,每次4~5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2周为1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根据大便次数和性状及时调整服药次数和剂量。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且较稀者,改为一日2次,早晚服用,每次3粒为宜。服药1个疗程症状未完全消失者,可停药1周后再继续服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4个月后作“B超”复查:我的胆囊大小7.4×2.6厘米,胆囊壁赘生物也不见了,胆囊收缩功能良好,恶油便秘也随之消失。

    先人指出:“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有抗病毒和免疫双相调节作用,促进胆囊收缩,松弛胆总管括约肌,并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量。改善肝组织微循环,清除肝细胞炎症,疏通肝内毛细血管,为利胆退黄的主要药物。但必须注意的是,大黄是苦寒攻伐之品,脾肾虚弱,气血不足者不宜,妇女怀孕、月经期、哺乳期忌用。

    【编者注:胆囊内如有赘生物,宜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百拇医药(姚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