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08年第12期
编号:11719200
补肾中成药的选用(中)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2月1日 《家庭用药》 2008年第12期
     金匮肾气丸(又名八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即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肾气丸,由干地黄、山茱萸(酒炙)、山药、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炙)等8味药组成,现代将其中的干地黄换成熟地黄,桂枝换成肉桂。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六味地黄丸见于宋代名医、儿科专家、太医丞钱乙(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 卷下》,由熟地黄、制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等6种药味组成,原称地黄圆。钱乙创制六味地黄丸,作为儿科用药,用于小儿的五迟、五软等肾虚之证,即肝肾阴精不足所致小儿囟门闭合迟(头盖闭合迟)、说话迟、走路迟、手脚发软等(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肾(补肾阴),填精生髓,为主药;山茱萸酸温,滋养肝肾而涩精敛汗(肝肾同补);山药甘平,补脾益气而固肾益精(通过健脾补后天),二者为辅。前3味药三阴同补(补肾阴、肝阴、脾阴),主补肾阴而治本。泽泻泄肾利湿降浊,可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可制约山茱萸之收敛作用;茯苓渗水利湿,可淡渗脾湿,助山药健运脾胃,后3味泻湿浊,平偏盛而为佐药以治标。全方将补虚(三补)与去邪(三泻)结合起来,相反相成,补药用量大于泻药而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中医注重辨证论治,六味地黄方剂可随症加减,经过历代衍生化裁,逐渐形成六味地黄丸系列,如知柏地黄丸(增加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桂附地黄丸(又叫金匮肾气丸,增加肉桂、制附子),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杞菊地黄丸(增加枸杞子、菊花),滋肾养肝,用于治疗肝肾阴亏所致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明目地黄丸(增加针对眼病的枸杞子、菊花、蒺藜、煅石决明及滋阴养血的当归、白芍),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麦味地黄丸(增加麦冬、五味子),滋肾养肺,用于肺肾阴虚出现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发红;归芍地黄丸(增加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疼痛,对血虚头晕、妇女崩漏等疗效显著;七味都气丸(增加五味子),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治疗肾不纳气所致喘促、胸闷、久咳、气短、咽干、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牛膝、车前子),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用于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饮喘咳。

    经过现代制药技术的改造,六味地黄系列有丸剂(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浓缩丸)、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膏剂等剂型,大众使用时应忌辛辣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服感冒药,服药期间出现食欲不振、胃脘不适、大便稀、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有些制剂还需禁房事。, 百拇医药(王忠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