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0年第6期
编号:11906432
缺铁性贫血“药补更要食补”
http://www.100md.com 2010年6月1日 《家庭用药》 2010年第6期
     贫血引起脸色苍白、全身无力,头晕、头昏等不适,一般不太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多还会自作主张买点“补血”保健品吃,弄点“红豆大枣汤”补一补。

    中老年人贫血以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最为常见。一旦确诊缺铁性贫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药补更要食补”。

    我一直主张贫血食补以“肉”为主,而不是以“汤”为主,“多吃肉少喝汤”。因为不管是什么汤,实际上汤里的营养成分非常有限。

    1.增加摄入牛肉、羊肉、猪瘦肉以及动物肝脏等因为这些“红肉”和动物内脏里含有丰富的肌红蛋白、铁元素。

    2.海带、紫菜等海带含丰富的铁(每百克含铁150毫克),比猪肝高6倍;海带又称为“肠道清道夫”,可以清除宿便。但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宜多吃。

    3.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子、枣子、橘子、菠萝、鲜山楂等,可使三价铁转变成可吸收的二价铁,有助铁的吸收和利用。

    4.增加摄入优质蛋白牛奶、瘦肉、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

    此外,确诊缺铁性贫血后要积极寻找缺铁原因,除了摄入不足,还要排查丢失的原因,包括女性月经量多、痔疮出血以及长期慢性消化道出血。此外,缺铁性贫血患者一定要警惕消化道肿瘤,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每周二全天有专科门诊,周四全天有专家门诊), http://www.100md.com(张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