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110716
抗感染战斗记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家庭用药》 2011年第7期
     华山医院感染科及抗生素研究所感染病房每年收治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发热待查”患者,发热待查的诊治成为科室特色之一。王明贵教授介绍说:“来到我们这里的‘发热待查’,真正因感染引起的,连1/3都不到。”

    很多人包括部分医生,见到发热就用抗菌药,这是不科学的。“感染常伴有发热,但发热不一定就有感染,更不一定是细菌感染。很多疾病都能引起发热。”王明贵教授引出话题,徐徐道来。

    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很多抗菌药被用于非细菌感染的发热患者。抗菌药在“发热”病症中的滥用,正反映了现在滥用抗菌药物形势的严峻。

    导致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寄生虫病已很少见。现在最常见的三个感染病病原体是细菌、病毒、真菌。

    病毒——正逐渐被征服
, http://www.100md.com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感染性疾病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是全球病毒性肝炎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一度高达10%,以致全国大部分医院的传染科(“感染科”以往被称为“传染科”)成了肝病科。

    这些年,病毒的“名气”比较大,乙肝、非典、甲流、艾滋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致大家谈病毒色变。事实上病毒感染并不那么可怕。

    以往无西药抗乙肝病毒药物,如今,治疗乙肝可选择的抗病毒药物越来越多,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米夫定等,病毒已对恩替卡韦等不易产生耐药,对于多数乙肝患者,现在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且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广泛接种乙肝疫苗以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已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鸡尾酒疗法”(指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的应用,使很多艾滋病患者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 百拇医药     总之,许多以前认为很麻烦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现在变得简单起来。

    真菌——乘虚而入

    近年来,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群增加,侵入性医疗操作及大型手术的开展,肿瘤的放化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造成的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真菌感染增加的原因。

    不同于细菌和病毒,真菌的“壳”(即细胞壁)很厚,一般的药物无法透过细胞壁直接杀灭真菌,药物破坏真菌的细胞壁使其内容物外漏,最终还需靠人体自身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才能最终将它杀灭。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很少得真菌感染,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免疫细胞不能起到正常的防御作用,很容易被真菌感染。

    以往抗真菌的药物很少,现在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有近十个,近几年上市的抗真菌药对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的曲霉感染也有效,且不良反应较以往的两性霉素B明显减少,但往往较为昂贵,一个疗程下来要花费数万元。
, http://www.100md.com
    细菌——拉锯战正在进行

    细菌原本是这三类微生物中最好对付的一种。

    自上世纪40年代人类发明青霉素以来,已陆续有200多种抗菌药应用于临床,细菌感染的治疗似乎成了件轻松事。人们曾一度乐观地预见细菌威胁已不成问题。

    然而现实并未向人们希望的方向发展——由于抗菌药的滥用,人类与细菌的“战争”渐渐激烈起来。

    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开始意识到这场“战争”并未结束,上市的新抗菌药少了——上世纪80年代是人类研制抗菌药的黄金时期,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平均一年批准3个新抗菌药;而现在2~3年只有一个新的抗菌药上市。同时细菌的耐药性却越来越严重。

    现在有些细菌如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在全球范围内已达到了50%,而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被认为是治疗革兰阴性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的王牌药物。更为严重的是,有些菌株对所有临床应用的抗菌药均出现耐药,称为泛耐药。人一旦被这种细菌感染,将无药可用!这类细菌感染近年来在我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 百拇医药
    2010年下半年,国际上报道的首先出现在印度的一种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几乎对所有抗菌药耐药,且呈洲际传播,从而引起了业内外的恐慌,再经媒体炒作,仿佛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一般。近期出现在德国等国家的高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治疗困难,已造成了数十人死亡。人类发现自己在抗菌药发现后的数十年间兜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上个世纪抗菌药发明前的原点,即所谓的“后抗生素时代”。

    抗生素研究所——与细菌战斗的第一线

    那么,面对细菌来势汹汹的反攻,我们只能束手待毙吗?当然不!人类一直在寻找对付耐药细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一般人也许知道华山医院的强项是“头大(神经内科)”“皮厚(皮肤科)”“手长(手外科)”,却不知华山医院的“抗感染力强(传染病学科)”。由抗生素研究所及感染科组成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其特色为自建科以来一直将细菌性感染的诊治作为学科的主攻方向,诊治了大量的各类疑难感染,如难治性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等;也收治众多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抗生素研究所每年承担3 000例疑难感染病的会诊工作,其中1/3为上海市其他医院及上海市外的会诊,因其诊治细菌性感染的出色表现,也使抗生素研究所成为华山医院的一个特色科室。
, 百拇医药
    1963年,卫生部指定华山医院建立了抗生素研究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研究基地之一。1985年,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室扩建为抗生素研究所,成为卫生部抗生素临床药理重点实验室。研究所涌现了戴自英、汪复、张婴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感染病学专家。198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启动、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牵头的上海市细菌耐药监测网建立,这是中国最早的细菌耐药监测网。上世纪80年代,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即启动了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工作,至今,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10年王明贵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课题即是有关细菌耐药机制。

    随着“超级耐药菌”的研究工作在全球各地展开,科学家已发现数种对耐药菌有效的新化合物,其中一些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许数年后可成为用于临床的新抗菌药,成为人类与细菌战斗的新的有力武器。

    (王明贵教授每周四上午有专家门诊)

    封面人物

    王明贵,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科(感染病)主任医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感染科副主任。为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二审专家),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感染与化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传染病杂志》等10本杂志编委。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专长于各类细菌性疑难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从事细菌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 百拇医药(林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