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人对幽门螺杆菌这个称呼并不陌生,尤其是一些曾患消化性溃疡的朋友,接诊医生都会给开个呼气或验血单子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些人健康体检时也会要求做此项检查。幽门螺杆菌究竟是什么呢?1982年,两位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胃黏膜上皮表面的一种微需氧细菌,并证明其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从而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必“谈菌色变”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机体难以自身清除,往往造成终身感染。幽门螺杆菌通过其独特的螺旋形鞭毛,以及产生的尿素酶,可以在胃腔的酸性环境中定植和生存,产生多种毒素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使机体产生炎症和免疫反应,最终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形成。虽然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相当普遍,但大多数感染者终身无症状,仅小部分表现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发展为胃癌或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因此从这点上来说,大可不必“谈菌色变”。
防止“菌从口入”
我们为何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及如何预防呢? 很多人误以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传染病”,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感染的状态,大多数并不会引起致病,因此不属于传染病的范畴,但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必要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