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细叶百合鳞茎活性物质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皂苷,1材料与方法,1样地设置,2样品的采集与处理,3样品的测定,4气象数据的获取,5数据处理,2结果与分析,1细叶百合鳞茎活性物质含量特征,2不同采集地土壤C,N,P含量特征,3细叶百合鳞茎活性物质含量与生态环
王奕丹,靳 磊,崔 亮,全 卓,王 娟,唐 燕*(1 宁夏大学农学院 银川 750021 2 宁夏众森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银川 750021)
细叶百合(L.pumilum DC),又称山丹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处,在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地[1-2]。其鳞茎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亦富含多糖、皂苷、生物碱及多酚类物质等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3-6]。
国内外对百合活性物质的研究主要涉及兰州百合(L.davidii var.)、卷丹百合(L.lancifolium)和龙牙百合(L.brownii var.)、岷江百合(L.regale)、渥丹(L.concolor)等种类[7-10],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活性物质的含量或不同种类百合之间含量的差异评价上,而针对百合活性物质与生态因子的关系尚未见研究报道。目前仅有雷卢恒等[11]研究表明,15 个不同卷丹居群鳞茎多酚物质含量与海拔、年均气温、光照等因素存在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作用。本研究以宁夏野生细叶百合鳞茎为材料,测定8 个生长区域细叶百合鳞茎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以及生长区域的土壤养分含量。收集该分布区的气象资料,比较分析不同分布区细叶百合鳞茎中活性物质含量的差异,筛选宁夏野生细叶百合优质种质资源,阐明细叶百合鳞茎中活性物质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以及影响宁夏细叶百合活性成分积累的主要生态因子,为细叶百合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地设置
根据细叶百合在宁夏地区的自然分布情况设置样地,选取8 个自然分布区作为样地,主要设在南部六盘山地区(泾源县、西吉县)、中部干旱带的罗山地区(红寺堡区)和北部的贺兰山地区(镇北堡县),地理位置为纬度35~39°N,经度105~107°E,海拔1 426~2 434 m。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于2017年7-8月,细叶百合成熟期采集百合鳞茎和土壤样品。在每个样地采集5~8 个野生细叶百合鳞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24 h,粉碎过100目筛,密封保存备用;在每个样地沿着东、南、西、北、中5 个方位(水平距离相距5 m 以上),采集5份0~40 cm 土壤样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0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