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对杨梅采后致病菌——桔青霉的抑制作用
孢子,1材料和方法,1材料与试剂,2仪器与设备,3低温等离子体的制备,4病原菌培养和菌悬液制备,5杨梅果实采收,6低温等离子气体对杨梅果实贮藏性的影响,7低温等离子体体外抑菌处理,8低温等离子体体内抑菌活性分析
张 禾,陈烨芝,孙 翠,曹锦萍,孙崇德(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果实品质生物学实验室 园艺产品冷链物流工艺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园艺植物整合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杭州 310058)
杨梅(Myrica rubra Sieb.et Zucc.)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水果,其果实色泽艳丽、柔软多汁、酸甜适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杨梅产区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包括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其中浙江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杨梅产区。杨梅上市期短,浙江地区集中于6月中旬至7月初大量上市。
杨梅果实极其不耐贮运,民间素有“一日味变,二日色变,三日色味皆变”之说[1]。一方面,杨梅果实成熟期恰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温多雨季节,加上产地和上市期均较为集中,采收期短,给杨梅销售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杨梅果实为浆果状核果,无外果皮包被,果肉呈柱状排列,肉柱柔嫩呈辐射状,易受病虫害和机械损伤[2]。除杨梅果实本身结构造成其不耐贮运外,杨梅成熟期容易引来果蝇产卵于果实中,采收后果蝇幼虫活动造成的果实伤口易受细菌和真菌的侵染。此外,杨梅果实采后代谢旺盛,在完熟期呼吸速率达到高峰,导致采后品质快速劣变。以上各因素给杨梅的采后贮运和销售带来巨大的挑战。
杨梅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3]。从常温贮藏的杨梅病果中分离出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杨梅轮帚霉(Verticiladiella abielinga (Peck) Hugh es)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等病原菌[4-5]。其中,由桔青霉侵染引起的绿霉病是杨梅中较为常见的采后病害,病果表面布满白色菌丝,果实硬度降低。杨梅果实果肉柔软且裸露,一般不用液态的化学保鲜剂处理。目前常用的采后保鲜方式是低温保鲜或低温结合气调保鲜。
对于难以运用杀菌剂处理的浆果类水果,人们一直在积极寻求无残留和无损伤的采后防腐手段。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防腐领域被大量报道,也逐渐向果蔬保鲜领域渗透。等离子体被称为物质的第4 种状态[6]。等离子体中包含大量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自由基、中性物种(激发原子和分子)、光子(可见光、UV-A 和UV-B)和电磁场等[7-8]。低温等离子体是等离子体的其中一种形式,其通过在气体中放电获得,主要通过产生的电子、离子、自由基、活性粒子以及UV 射线等对病原菌起杀灭作用[9]。
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种物理杀菌方法,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65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