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不同品种蓝莓表面菌群结构的多样性
莱克,奥尼尔,1材料和方法,1材料与仪器,2试验方法,3数据处理,2结果与分析,1注释情况,2基于OTU的花瓣图分析,3物种注释概况,4多样品比较分析(Betadiversity),5样品复杂度分析(Alph
曹 森,董立超,张 鹏,薛友林,贾晓昱,李江阔(1 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贵阳 550005 2 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 沈阳 110036 3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 天津 300384 4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蓝莓(Vaccinium sp.)属于小浆果类,其果实口感十分细腻、鲜嫩、多汁,然而,在生长、采收、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机械损伤,使其受到病菌侵染,进而出现采后的各种病害,使蓝莓的贮藏和货架期缩短,严重影响着蓝莓产业的良性发展[1]。了解不同品种蓝莓采后的微生物病害发生规律,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防治措施显得十分重要。蓝莓采后病害主要是由病原真菌引起,采后病害的出现与不同蓝莓品种自身抗性、贮藏时的温度、湿度及果实采摘时间关系密切。国内外学者在蓝莓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1973年,Milholland[2]在美国东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蓝莓中首次发现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是高丛蓝莓采后病害的主要致病菌,并提出使用药剂处理对链格孢菌的防效能力较差,抑制链格孢菌侵染的最佳方法是控制蓝莓采后贮藏温度;Smith 等[3]发现不同品种的兔眼蓝莓在采后病害中存在抗性差异;Mari 等[4]提出拮抗生防菌可促进采后蓝莓产生拮抗物质,促进蓝莓发生防御反应,从而减少蓝莓采后病害的出现。杨蕾等[5]在采后腐烂蓝莓中分离鉴定出青霉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和枝孢菌(Cladosporium tenuiussimum),试验发现BS-3 菌株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达90%以上,有潜在的生防利用价值。
目前国内研究蓝莓采后病害主要集中在蓝莓产地方面,对品种间的差异方面研究较少。在贵州区域,2015年周笑犁等[6]报道,采后的蓝莓主要是由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青霉菌(Penicillium sp.)和枝孢霉(Acremonium sp.)等致病菌侵染而发生病害;同年,郭晓月等[7]发现中国云南区域蓝莓贮藏期的致病菌为枝孢霉(Acremonium s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匍柄霉属(Stemphylium sp.)真菌。2016年,在辽南地区,戴启东等[8]从蓝莓病害果实中分离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青霉菌 (Penicillium sp.) 和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4 种致病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3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