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食品学报》 > 2023年第6期
编号:223915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8 种大豆中的4 种嘌呤化合物
http://www.100md.com 2023年8月17日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第6期
鸟嘌呤,腺嘌呤,1材料与方法,1材料与试剂,2仪器及设备,3方法,2结果与分析,1优化的色谱条件,2优化的嘌呤化合物提取条件,3标准曲线,4方法性能研究,5大豆样品检测结果与分析,3结论
     孙玉凤,黄亚涛,刘佳萌,贯东艳,范 蓓,王凤忠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收贮运管控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3)

    大豆是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植物,古代称“菽”,在我国已有5 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大豆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品种丰富,至今为止资源库中已保有30 000 多个大豆种质[1]。大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功能因子,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料来源。大豆中同时存在天然毒素嘌呤化合物,它是一种含氮杂环类有机化合物,由鸟嘌呤、腺嘌呤、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组成。嘌呤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为尿酸,由肠黏膜吸收进入体液后随尿液排出,人体中尿酸过高可诱发痛风[2]。医学界普遍认为痛风病人不宜摄入大豆食品。一项对亚太地区的医学工作者的调查显示,48%的医学工作者认为摄入大豆会导致痛风[3]。明确大豆中嘌呤化合物的含量,可为大豆加工及消费提供科学指导。

    目前研究人员采用多种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手段对嘌呤化合物进行定量研究,嘌呤检测中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酸解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柱萃取、膜萃取、离子交换柱纯化法和超声提取法等[4]。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反相离子对色谱法[5]、高效液相色谱法[6-9]、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0]等。在对大豆嘌呤化合物的检测中,大多数只针对某一品种,尚未对多种大豆资源的嘌呤化合物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探讨大豆中嘌呤化合物的色谱分离条件及提取条件,建立大豆中嘌呤化合物含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完善我国不同大豆主栽品种的嘌呤化合物数据,为大豆加工的品种选用及合理膳食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大豆样品:58 种大豆样品均由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提供,样品经过粉碎机粉碎后,4 ℃保存备用。

    标准品: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色谱纯,纯度≥99.0%),上海安普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甲醇、甲酸、磷酸二氢钾、磷酸、高氯酸、三氟乙酸(均为色谱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酸铵(色谱纯),Sigma-Aldrich 公司。

    1.2 仪器及设备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Acquity UPLC)、色谱柱(Acquity UPLCHSS T3)(2.1 mm×100 mm,1.8 μm),美国沃特世公司;电子分天平(MS105DU)、pH 计(Mettler Toledo),瑞士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超纯水系统(Milli-QAdvantageA10),香港力康生物医疗技术控股集团;超声波清洗器(KQ-600D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8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