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概述
编号:11726667
“换个思路”治疗心脑血管病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日 《中华养生保健》 2009年第2期
     患了心脑血管病以后,有的患者坚持服药效果却不理想,有的反复换药,疗效也不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知道,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运动减少等,尤其是血清中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更为关键,也是“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事实上,血小板聚集在心血管的发病中也起着很大作用。此外,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自身病变也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都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是血管内皮损伤。可见,心血管的发病除了血液的病变以外,血管自身的病变也起着决定性作用。

    尽管现代医学对心脑血管病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可以从多个层面对抗致病因素,如降脂、抗凝,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血小板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但每一种方法或药物只能从解决一个细节问题。有的患者长期服一种药物,不能解决引起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所有原因,而反复换药也不一定能针对病因,所以疗效差。

    我国传统医学有两个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可从引起一种疾病的多方面原因入手,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上也优势明显。

    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病,20世纪70年代就创立了活血化瘀治法,在此基础上80年代又增加了芳香开窍、宽胸化痰的治法,90年代出现了益气养阴活血的治法。90年代末期,通心络胶囊首创运用中医理论探讨冠心病的病机,创造性地将五种虫类入络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它不仅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还能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的实验中,通心络多方面的优越性已获证实。在临床上,它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纠正缺血性心电图表现,防治冠心病、脑血栓。一种中成药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充分说明了中药整体治疗的优势,这是我国传统医药非常了不起之处。

    当然,得了心脑血管病,使用药物治疗是一个方面,而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不容忽视。因为绝大多数心脑血管病患者起初发病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1992年国际心脏会议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其核心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长期坚持,可以使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寿命明显延长。

    可见,要想有效治疗心脑血管病,不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适合自己的药物,而且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地址:224054 江苏省盐城市永丰医院)

    责编:赵继才zhaojicai@126.com, 百拇医药(董卫国)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脑血管病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