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养生保健》 > 2009年第6期
编号:11804639
冬病夏治:听听专家怎么说
http://www.100md.com 2009年6月1日 《中华养生保健》 2009年第6期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中的“将病之病”就是我们所说的“未病”,中医讲究治“未病”。所谓“未病”就是现在没有发生,但是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然会发生的疾病。人们为了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往往会提前阻止它的发生。冬病夏治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冬病夏治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针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以扶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人们生活水平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起自己的健康来,尤其是“冬病夏治”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每年伏天来临之前,各地医院都会呈现出一番热闹的场面。对此,专家提醒我们不要盲目的追捧,提醒广大患者,冬病夏治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千万不要走入治疗的误区。

    哪些病适合“夏治”

    冬病夏治并不能包治百病,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然后是疼痛性疾病,比如颈椎病、肩周炎、因虚寒所致的腰腿痛、风湿性疾病等,这些都是遇冷则加剧的病;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扁桃体炎等,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提醒的是,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不能进行冬病夏治;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先咨询医生,不可自行决定。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千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注意事项

    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不能着凉,以利于药物吸收;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

    最后,如背部有红、肿、刺、痒等症状,或背部贴药处出现针尖至小米大小的水疱,属药物贴敷后的正常反应,患者仅需保持背部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哈西奈德乳膏止痒、防止渗出;如果水疱较大或有少量渗出,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疱,用消毒棉球吸干水疱中的渗出液,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渗出液体较多,可使用2‰的黄连素溶液冷敷患处,待渗出减少后再用紫药水涂抹局部;如果水疱体积巨大,或水疱中有脓性分泌物,或出现皮肤破溃、露出皮下组织、出血等现象,应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
, http://www.100md.com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消喘膏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敷贴期间有感染、发烧的现象,要等病好后再贴;如果贴敷期间有皮肤起泡或过敏现象,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冬病夏治” 是因人而异,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所以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延误病情,影响疗效。

    防治误区

    ◎ 误区一:急功近利

    冬病夏治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要坚持3~5年才能见效,不可能立竿见影,更不能急功近利。不可期望一次治疗就能解决问题,需要坚持。

    ◎ 误区二:过于看重敷贴。
, http://www.100md.com
    那种单靠敷贴,暂时放弃其它治疗方式的做法是不对的;而只重敷贴,轻视内服药辅助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要使一些老毛病得以恢复,需要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靠敷贴,再加上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对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才能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目的。

    ◎ 误区三:临时抱佛脚

    病状加重的时候急急火火地去治疗,却忽略了日常生活中不良习惯。其实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防病的重要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自我保健占60%的份额,如果将健康当成一个户头,我们总是透支,而不做投资,总有一天健康也会破产。有人为了看病,花费巨资寻求专家、名医,购买好药,看病花费数字惊人,其实只要早期注重健康投资,做好前期保健预防,完全可以减少因疾病而发生的健康消费。

    (出场专家:南方医院 王升旭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李国勤主任医师)

    责编:赵继才zhaojicai@126.com, http://www.100md.com(子 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