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绝学——推筋导络法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灵枢》记载的经筋是什么?有什么功能?怎样使用经筋治病?找遍了现代书籍,只找到三四家论著,遗憾的是各家都分不清经筋与筋肉。
其实,经筋是经络的组成部分,这是《灵枢》经明确记载的,那么,有没有存世的医家可以用经筋看病?有,此人叫王文全,今年76岁。笔者跟随王老学习、临床五年多,经过临床分析和文献对比,可以用肉眼观察十二经筋状态、大小、粗细、走向。王老所说的“筋”,包括了筋肉、经脉、络脉、经筋部分。王老对“筋”的认识全面、清晰,对全身之“筋”均可做出诊断和处置,人体之筋在王老指点下都是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怎么“离股”了,怎么“出槽”了,怎么“筋翻”了,“筋疙瘩”怎么“堵”了,一目了然。
有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经络统摄周身、行气血、调阴阳、决生死,是调整人体的最终端的体系。经络使人体各组织、器官处于自组织的自恰状态,只要经络正常,人体器官各系统会自动良好运转,反之会处于病理状态。我们能传承王老之学,以临床为根基,首先辨析出经筋与经脉的分别,进而研究经脉的本质,为揭示经络本质奠定重要的基础。
传统中医学以四部经典和后世大医建立起一个中医理论模型,这个模型是司外揣内的范式,它或许有不真之处,但应用亦可得心应手,疗疾去疴。这个模型以阴阳五行、藏象之类的语言呈现给现代人时,理解变得困难。理解它并解释它的真象是唯一的正途,通过具体切实的观察,对其做出解释,才能解开人体之谜。
中医学借用中国哲学语言对人体生理、病理做出了最为简约的概念阐明和逻辑概括,它是无与伦比的,无法替代的。即使现代科技可以用理化、影象学方法对经络、阴阳寒热等中医概念做出量化检查和呈现,也难以打烂传统中医语言再建一套新体系,因为它的简约性已经接近极致。
医学技术的传承和知识的连续性也不允许我们切断历史去搞新的“系统化、混沌化”。我们至少要把“传统”搞明白,至少通过对推筋导络法的诠释,可以在完善传统中医理论模型的同时,对中医理论内核有了新的认识,其隐学部分呈现为显学。中医原来并不难懂,经络不但可以切实的呈现,它们都有切实可观可察的呈现。对人体异常反映的系统诊治,从仲景先师作《伤寒论》,以脉症为司外根据,进而揣其证候,以定方药,二千年以降,中医界对脉症指标并没有发展为新的系统的诊查方法,也没有把中医学经络诊查完整地传承下来,从而使脉症与证型之间缺失了经络病机的内在联系。反过来说,对经络的切实观察是建立脉症与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脉、症、证与经络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系的建立就是一个完整的新的中医理论模型。由此,推筋导络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据说此法在中国南北各地,有许多派系在民间传承,但愿对经络、筋肉有系统认识和治疗的派系能传承下来,我中华国术自可不绝于人间,中医之彰显不叹无期。, http://www.100md.com(黄梓峰)
其实,经筋是经络的组成部分,这是《灵枢》经明确记载的,那么,有没有存世的医家可以用经筋看病?有,此人叫王文全,今年76岁。笔者跟随王老学习、临床五年多,经过临床分析和文献对比,可以用肉眼观察十二经筋状态、大小、粗细、走向。王老所说的“筋”,包括了筋肉、经脉、络脉、经筋部分。王老对“筋”的认识全面、清晰,对全身之“筋”均可做出诊断和处置,人体之筋在王老指点下都是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怎么“离股”了,怎么“出槽”了,怎么“筋翻”了,“筋疙瘩”怎么“堵”了,一目了然。
有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经络统摄周身、行气血、调阴阳、决生死,是调整人体的最终端的体系。经络使人体各组织、器官处于自组织的自恰状态,只要经络正常,人体器官各系统会自动良好运转,反之会处于病理状态。我们能传承王老之学,以临床为根基,首先辨析出经筋与经脉的分别,进而研究经脉的本质,为揭示经络本质奠定重要的基础。
传统中医学以四部经典和后世大医建立起一个中医理论模型,这个模型是司外揣内的范式,它或许有不真之处,但应用亦可得心应手,疗疾去疴。这个模型以阴阳五行、藏象之类的语言呈现给现代人时,理解变得困难。理解它并解释它的真象是唯一的正途,通过具体切实的观察,对其做出解释,才能解开人体之谜。
中医学借用中国哲学语言对人体生理、病理做出了最为简约的概念阐明和逻辑概括,它是无与伦比的,无法替代的。即使现代科技可以用理化、影象学方法对经络、阴阳寒热等中医概念做出量化检查和呈现,也难以打烂传统中医语言再建一套新体系,因为它的简约性已经接近极致。
医学技术的传承和知识的连续性也不允许我们切断历史去搞新的“系统化、混沌化”。我们至少要把“传统”搞明白,至少通过对推筋导络法的诠释,可以在完善传统中医理论模型的同时,对中医理论内核有了新的认识,其隐学部分呈现为显学。中医原来并不难懂,经络不但可以切实的呈现,它们都有切实可观可察的呈现。对人体异常反映的系统诊治,从仲景先师作《伤寒论》,以脉症为司外根据,进而揣其证候,以定方药,二千年以降,中医界对脉症指标并没有发展为新的系统的诊查方法,也没有把中医学经络诊查完整地传承下来,从而使脉症与证型之间缺失了经络病机的内在联系。反过来说,对经络的切实观察是建立脉症与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脉、症、证与经络之间的因果关系体系的建立就是一个完整的新的中医理论模型。由此,推筋导络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据说此法在中国南北各地,有许多派系在民间传承,但愿对经络、筋肉有系统认识和治疗的派系能传承下来,我中华国术自可不绝于人间,中医之彰显不叹无期。, http://www.100md.com(黄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