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养生保健》 > 2012年第8期
编号:12275154
慢性病患者谨防中暑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中华养生保健》 2012年第8期
     老李几年前因为中风而偏瘫,长期在家卧床。家中居住拥挤,夏天到了更是异常闷热。一周前的一个下午,老伴发现老李面色通红,体温表升至40.5°C,并出现呕吐,继而神志不清。家人送至医院,诊断为中暑。经过抢救老李终于脱离了危险。

    出院前,家人向医生咨询:“以前所了解的中暑患者大多是在户外劳动后发病,为什么老李卧床在家也会中暑呢?回家后又应该如何护理呢?”

    医生耐心解答:严重中暑通常为热射病,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两种类型。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中暑的为劳力性,这一类型年轻人多见。而老李发病属于非劳力性,多发生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居民。特别是慢性病人多见,包括中风患者、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精神分裂症等。慢性病患者中暑多表现为高热、无汗,体温达40°C以上,可出现昏迷、休克、脑水肿、急性肾衰竭等,如发现和送医不及时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医生继而叮嘱:出院后有条件时要改善居住环境,增加通风和降温措施;卧床患者需勤翻身勤洗澡;炎热天气中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适当补充水分。中暑恢复后也应避免室外阳光下活动。夏日炎炎,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中暑。, 百拇医药(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