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疗效的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1108KB,2页)。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病;心理干预;疗效探讨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2_0161_02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需长期甚至终生治疗。高血压 病也是最早确认的一种身心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 社会环境应激因素、不良行为及心理因素为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可 出现多种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情绪变化上,以焦虑和抑郁最常见,两者可单独出现,但常 合并存在[1]。我们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开展心理 支持,心理干预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住院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15例,均符合1999年WHO/ISH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男61例,女54例,年龄75~85岁,平均79.28岁。高血压病史5~25年,合并冠心病61例,糖尿病36例。住院天数25~58大,平均31.57天。所有 病例均接受降压降糖等药物治疗。
1.2 方法
1.2.1 评估工具及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 ression Scale,HAD)[2]评估其焦虑和抑郁状况。量表包括两部分:即焦虑亚量表 (HADA)和抑郁亚量表(HADD)。本组以>8分定为有焦虑、抑郁。其中焦虑73例,抑郁69例 。根据首次评测结果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4周为一疗程,出院前再次应用HADA、HADD 量表测评。
1.2.2 生活方式干预:开展健康教育[3],增加有关的保健知识,提高对预防心 脑血管疾病重要意义的认识:①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病的概念、诊断标准、病因、诱发因 素、预防、治疗、并发症,高血压危象的急救常识及预后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的认 知程度。②生活习惯:讲解饮食,特别是盐、酒的摄入控制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控盐,戒烟 ,限酒;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新鲜水果,并教育患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4]。③ 控制体重,坚持有恒有序有度的有氧体育锻炼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爱好制订合适的个 体运动方案,如医疗步行、打太极拳等各种医疗保健操等,每周运动5次以上,每次时间半 小时以上。④注意休息,充足的睡眠,规律的生活,同时还应注意防寒保暖,做到劳逸结合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和用脑过度。⑤轻松愉快的兴趣爱好活动,鼓励其积极参加,如绘画 、歌唱、表演、棋牌娱乐等。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纠正不良的生活行为、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 习惯,更好地控制、稳定血压。
1.2.3 支持性心理干预:①以诚相待,态度和蔼,充分同情和理解患者 ,注重交流,建立信任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指导调节情绪的方法,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②由于心理因素存在会影响血压的波动,导致患者对药物治疗信心不足,不遵医嘱,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止服药,加重血压不稳定,心理干预讲解坚持服药治疗的意义 ,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帮助其树立对治疗药物的信心,遵从医嘱,合理用药,积极 配合治疗,使病情和疗效达到最佳;③焦虑或抑郁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 焦虑、抑郁情绪(发火或沉闷)表示理解,不与患者顶撞争吵,待患者平静下来给予积极的 疏导,教育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向患者讲明心情抑郁和焦虑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 后。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对过度抑郁者,加强巡视,严格交班,谨防 意外发生。
1.3 观察指标:①干预治疗前后HADA、HADD评分比较;②入院时、出院前24h动态血压监 测,取24h动态血压增高平均值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数据处理,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治疗前后HADA,HADD评分比较:见表1。
2.2 变化比较: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患病后由于其治疗用药的长期性及病情进展的不良预后,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厌烦、悲观失望或抑郁不安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又使血压产生波动,不易控制而加重病情。为此我们通过心理干预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明白高血压虽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坚持长期合理的有效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血压,稳定病情,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心理干预中我们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及时查找引起血压波动的原因,制订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对策,及时消除患者心理应激原,同时采取暗示、转移、自我分析、自我冷化等方法减少不良刺激的影响,从而使其看到希望,树立信心,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积极配合治疗,自觉遵医嘱服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避免不良刺激,保持心情愉快。本文表明心理干预治疗后HADA、HADD评分均 较干预治疗前下降,P<0.01。
多项研究资料表明焦虑、抑郁是高血压的促发因素,而高血压也易使焦虑、抑郁加重[ 5]。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暴怒、紧张、烦躁、焦虑、压抑等会通过增加有关激素的分泌, 促使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使血压产生波动、升高,甚至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心理干预可指 导患者尽量避免各种强烈的或长期性的精神压力或刺激,一旦遇到这些负性刺激应学会“冷 处理”。对于一些令人烦躁焦虑的事,可采取暂时忘却的方法,跳出现实的烦恼,或沉浸于 对既往幸福时刻的回忆,或陶醉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摆脱苦恼,愉悦心情,创造放松的心 境从而有益于稳定血压。心理干预可指导患者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 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通过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 的业余活动,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6],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通过心理干预 治疗使患者从根本上了解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老年高血压 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秀兰.老年性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2(16):1457-1458.
[2]郑磊磊,王也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0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