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0年第6期
编号:12101707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1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0年第6期
     [关键词]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血流动力学优化;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6_0462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6.24

    心脏骤停者由于受到全身性缺血与再灌注的影响,在自主循环恢复后极易产生广泛的组织、 器官损伤,即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_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以往称“复苏 后疾病”。但当心脏骤停的病人再次获得自主循环后,第二个、更复杂复苏阶段刚刚开始。 为了引起临床医生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高度重视,提高心脏骤停病人的生存率与存活者的 生活质量,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发表《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共识报告》,提出心脏骤停后综合 征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心脏骤停后脑损伤、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 全身性缺血/再灌注反应、持续诱因性病变[1]。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由于全身性缺血与再灌注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存在血流动力学障 碍,因此,对早期血流动力学的优化,是减轻组织、器官损伤的防范性治疗策略,对提高患 者生存率与存活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血流动力学优化是恢复及维持全身组织氧供和氧 耗平衡的一种目标治疗。优化的关键在于尽早进行重症监测,尽快采取干预措施,并争取在 自主循环恢复后几个小时内达到血流动力学优化。

    1 重症监护

    心脏骤停者在自主循环恢复后通常需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接受监护,这是进行血流动力学优 化的基本要求与前提条件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