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163221
2010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4期
     《2010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吸引了多学科学 者的关注,专家们结合5年来的新证据对指南进行了更新,全文共17章。本刊转发中华医学 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等,对《指南》的解读,以飨读者。

    1 2005~2010年复苏科学新进展

    自2005年以来,复苏科学取得了许多进展。此次公布的指南正是在这些新进展的基础上 经全球专家们严密讨论后所修订的。

    单人心肺复苏时,对所有年龄的患者按压/通气比是30∶2,这是2005年国际会议讨论最具有 争议性的议题。恰好在会议召开之前,有两个研 究的结果证实,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内的心肺复苏,其质量都不高。于是,2005版指南推荐按 压/通气比(15∶2改为30∶2)和除颤程序(从连续3次电除颤到1次除颤后立即行CPR)的变 化,以最小程度地减少胸外按压中断。

    1.1 急救医疗体系和CPR质量: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 急救医疗体系(EMS)和医务工作者必须识别和加强生命链中的薄弱环节。在美国,大 量的证据表明心脏骤停的发病率和存活率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这也说明了在社区精确地 识别每一例心脏骤停患者并评估其预后,为其提供更多提高生存率的机会的重要性。最近的 数个研究证实,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尤其是那些具有可除颤心律患者的存活率得到了提高, 再一次证实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和深度、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都能完全弹回、尽可能减少按 压中断以及避免过度通气的重要性。

    研究证明,应用新复苏指南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