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163212
N_末端脑钠肽原和C_反应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4期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 血浆N_末端脑钠肽原(Nt_proBNP)和C_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ACS患者86例(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2例(SAP组) ,检测24小时(第一次)、5天(第二次)血浆Nt_proBNP和CRP水平,并与正常健康体检者5 0例(对照组)作对照。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平均随访6个月,以心血管事件为观察 终点,观察ACS组、SAP组和ACS患者心血管死亡(死亡组)、心血管事件发生(事件组)与 心血管事件未发生(无事件组)患者的两次血浆Nt_proBNP、CRP浓度差异。 结果 ①ACS组两次Nt_proBNP、CRP测值均显著高于SAP组与对照组(P <0.01);SAP组Nt_proBNP、CRP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②死亡组、事件组第 二次Nt_proBNP、CRP测值显著高于第一次测值(P<0.01)。 结论 ACS急性期Nt_proBNP、CRP浓度显著升高,且与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有 关,可作为预测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_末端脑钠肽原;C_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 1)04_0277_03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 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1],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及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预测、诊断和准确判断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分析ACS患者早期血浆N_末端脑钠肽原(Nt_proBNP)和C_反应蛋白(CRP)水平浓度动态变化,评价其对ACS预后的价值。
, 百拇医药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连续性入选2008年7月至2010月4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86例(ACS 组),诊断标准符合ACS新的分型标准[2]。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8例、不稳定 心绞痛(UAP)48例;男57例,女29例,年龄45~78(62.82±9.61)岁。选择同期入院的 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2例(SAP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 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3],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6~74(61.64±9.16 )岁;并与同期我院体检中心正常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作对照,其中男32例,女18例 ,年龄44~65(50.24±10.22)岁。所有患者每3个月随访一次,平均随访6个月。所有研 究对象均排除既往心力衰竭,肝、肾、肺、内分泌等疾病。ACS、SAP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高血压及吸烟史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所有入选者在入院24小时(第一次)、5天(第二次)清晨静脉采血,对 照组于体检当日清晨静脉采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_proBNP浓度,正常参考值为 0~125pg/m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正常参考值为0~5mg/L。观察指标:以住院或观察期间的心血管事件为终点。包括心血管死亡和任何心血管事件而住院[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复发、脑卒中,继发严重的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达到Ⅲ~Ⅳ级)]。观察ACS组、SAP组和ACS患者心血管死亡(死亡组)、心血管事件发生(事件组)与心血管事件未发生(无事件组)患者的两次血浆BNP、CRP浓度差异。
, http://www.100md.com
    1.3 统计学处理: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处理,测定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CS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浆Nt_proBNP、CRP值比较:见表1。

    2.2 ACS患者死亡组、事件组与无事件组Nt_proBNP、CRP值动态变化比较:见表2。

    2.3 ACS组死亡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86例ACS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平均6个月的随访中,共有3例患者(3.5%)死亡,发生心血 管事件共有26例(30.2%),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 死复发、继发严重的心力衰竭,其中4例发生两种以上事件。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Nt_proBNP是由心室细胞合成的BNP前体多肽,生物半衰期长,血浆浓度比脑钠肽(BNP)更高 ,更稳定,更适于临床检测。Galvani等[4]报道,ACS患者血浆NT_proBNP水平均会 明显升高。Omland等[5]对ACS进行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发现NT_proBNP在ACS后生存的患者中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的患者,提示NT_proBNP是一个可以 预测长期死亡的指标,且优于临床常用指标如Killip泵功能分级、年龄和LVEF值。Sabatine 等[6]同时测定ACS患者血浆肌钙蛋白、CRP和BNP水平,证实这些指标升高均可单独 预测近期和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若其中2项甚至3项指标均升高,则危险性亦呈倍数递增。

    AC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而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和继发血栓形成密切相关[7 ],炎症反应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是ACS的重要发病机制。Frederick等[8 ]研究发现血清中CRP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是正常人的2倍,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是正常人的 4倍。Goldstein等[9]发现血浆CRP水平的升高和冠状动脉造影所示冠脉病变数相关 ,病变数越多,血浆CRP水平越高,CRP水平的升高可独立预测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 http://www.100md.com
    本文结果表明,Nt_proBNP、CRP值在ACS患者中明显升高。ACS组两次Nt_proBNP、CRP值均 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表明Nt_proBNP、CRP值反映了心肌损伤程度。SA P组早期Nt_proBNP、CRP值亦高于对照组(P<0.05),与SAP的发病机制有关[10] 。ACS患者经正规治疗5天后,随着症状的改善,血浆Nt_proBNP、CRP值较入院时明显下降 (P<0.01),表明Nt_proBNP、CRP值随症状的控制而降低。有研究表明,Nt_proBNP血 浆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是反映ACS病情程度的标志物[11] ,监测ACS患者Nt_proBNP水平可以了解治疗效果。

    ACS患者随访6个月内死亡组、事件组患者两次血浆Nt_proBNP、CRP水平较无事件组升高(P <0.01);死亡组治疗5天后的Nt_proBNP、CRP值又分别高于事件组(P<0.05、P <0.01)。提示血浆Nt_proBNP、CRP水平与ACS患者预后有关。死亡组和事件组两次血浆N t_proBNP、CRP值比较,第二次均明显升高(P<0.01);无事件组第二次血浆BNP、CRP 浓度显者低于第一次(P<0.01)。说明ACS患者血浆Nt_proBNP、CRP值动态显者上升时 预示预后不良,需积极干预。提示血浆Nt_proBNP不但可以作为检测心肌缺血损伤程度的量 化指标,对ACS后的危险分层和左心室重塑进程的预测也具有重要价值,是重要的独立预测 因子[12]。, 百拇医药(翁根龙)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