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233953
以患者为中心 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管理和预防效率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年第2期
     2012年3月24日至27日在芝加哥召开了第61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年会(ACC2012)。该会议是目前心血管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会议,会议内容丰富,涵盖了心血管领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技术革新与疾病防治两方面都作出了权威发布。在本次ACC2012专题会议中,几项“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结果尤为令人赞叹。20世纪50年代Balint(巴林特)医生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替代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此后的100多年,该理念逐渐成为医疗卫生疾病防预体系培训的重要内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提倡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与其是一致的。该模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区(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服务理念的培训和实践指导。

    ACC2012发布结果显示,只要采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疾病管理和预防效率。例如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在患者离开医院前,医生就为其预定好运动平板试验的时间,那71%的患者会完成这项检查。如果让患者出院后自行安排检查时间,只有31%的患者会做这项检查。同时,发布结果还显示,因心力衰竭住院的患者在出院时,医生提供一份包含27项注意事项和问题的清单,可以将院外30天内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从20%降至2%。另一项基于高血压患者控压效果的调查显示,传统的门诊随访效果不如通过互联网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持续观察效果好,互联网的实时监控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药物调整和个体化治疗方案。在ACC2012的一个专题会议上,ACC候任主席Dr.William Zoghbi在总结中强调他任职期间将推广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

    笔者点评: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医学家BernardLown(伯纳德?朗)通过研究就已指出,医生主要通过倾听并和患者交谈做出正确诊断的大约占75%,而体格检查、生物测试及特殊检验对确诊所起的作用仅分别占5%、5%和15%。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可以让我们真正意识到患者是一个整体的人,不只是看到“疾病”或“患病器官”,更好的从患者的情绪与社会背景出发考虑,从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达到诊疗效果的最佳化。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百拇医药(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