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脑血管病防治》 > 2014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507696
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188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陈哲萌 尤克 王蕾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比较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中持续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颈动脉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头颅影像学病灶分布的特点,分析两组间发病机制及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LDL-C、D-二聚体、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栓塞型、分水岭型、栓塞+分水岭型3种发病机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穿支动脉型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中非心源性因素导致的脑梗死可能比持续性心房颤动更多见,两者有导致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同样的风险。

    【关键词】 脑梗死 心房颤动 阵发性 持续性

    【基金】浙江省基层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120929)

    【分类号】R541.75;R743.3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导致脑卒中风险是窦性心律患者的5倍[1]。随着临床对心房颤动关注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阵发性心房颤动被检出。本文就持续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进行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17kb)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密 码
  忘了密码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编辑部联系。
    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