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1)
[摘 要]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方法将115例糖尿病患者按并发症分成四组,无并发症组35例(I组),伴微血管并发症44例(Ⅱ组),伴周围大血管并发症19例(Ⅲ组),在Ⅱ组或Ⅲ组基础上合并有冠心病和(或)脑梗死17例(Ⅳ组),正常对照者46例(NC组)。应用STI技术分别观察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纵向收缩峰值位移速度(VL)、收缩期蜂值应变(sD及应变率(SrL)、整体的应变、应变率参数。结果2型糖尿病Ⅳ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VL及SL测值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1组、Ⅱ组、Ⅲ组基底段、心尖段的SL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和Iv组心尖段的SL测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5),Ⅱ组和Ⅳ组心尖段的SrL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糖尿病各组间Sr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和中间段SL高于心尖段,且中间段略高于基底段,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各节段收缩功能的指标。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糖尿病;心肌缺血;右心室功能
中图分类号:R587.1;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2015)06-0473-04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5.06.13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2型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Genda等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心内膜心肌活检心肌纤维化程度较对照组高,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心内膜下心肌纤维主要呈纵行排列,它参与了长轴方向上收缩功能的完成,心内膜下心肌缺血首先反映在长轴方向收缩功能减低。由于心肌缺血,右心室的收缩功能会相应减低,右心室因几何形状的复杂性,以往超声检查手段对右心室功能的准确测量存有不足。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可以追踪心肌组织的运动轨迹并计算应变及应变率,可用于定量研究心肌局部与整体的力学运动,本研究旨在探讨STI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右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临床上确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15例,其中男66例,女49例,年龄40~92岁,平均(64.82±10.28)岁。根据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1)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2)空腹血糖(FPG)≥7.Ommol/L。(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Immol/L。(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Immol/L。具备其中之一即诊断2型糖尿病。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房颤动及其他明显心律失常,有或无症状的收缩功能不全患者(LVEF<50),非糖尿病性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中、重度瓣膜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动脉高压患者,肿瘤,肝肾功能不全或超声成像质量差者。将115例患者中无并发症者35例设为糖尿病I组,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44例设为糖尿病Ⅱ组,合并颈动脉及双下肢动脉斑块者19例设为Ⅲ组,在Ⅱ组或Ⅲ组基础上合并有冠心病和(或)脑梗死17例设为Ⅳ组。另设正常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30~90岁,平均(62.70±15.11岁),所有受检者均为窦性心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用GE Vivid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公司),M5S探头,受检者采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同步记录心电图,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常规记录标准切面,测量右心室前后径(RVD)、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记录心尖四腔心右心室舒张末与收缩期末面积,并据此估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存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动态图像(帧频55~70帧s),每幅至少包括3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光盘储存图像后导入到E-choPAC工作站脱机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指标:选择心尖四腔心动态图像,应用STI技术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调节感兴趣区的宽度使之与室壁厚度一致,自由追踪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运行程序后软件可自动得出各节段的速度、应变及应变率曲线,测量并记录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VL)、收缩峰值应变(SL)、收缩峰值应变率(SrL)和整体的应变、应变率参数。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版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糖尿病各组一般资料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各组间年龄、性别、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各组空腹血糖及HbAlc较对照组高(P<0.05),糖尿病各组间HbAlc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照组与糖尿病各组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右室前后径、右室前壁厚度、右室面积变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照组与糖尿病各组心内膜下心肌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值比较.2型糖尿病Ⅳ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的VL及SL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工组、Ⅱ组、Ⅲ组基底段、心尖段的SL均小于对照组,Ⅱ组和Ⅳ组心尖段的SL小于其他各组,Ⅱ组和Ⅳ组心尖段的SrL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各组间S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袁彩娣 陈建荣 金美英 熊中奎 金永有 裘国花 金家华 董梁 曹)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