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210
编号:13745231
易思玲:父亲助我“易”飞冲天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210
     她成名甚早,进入国家队至今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包揽了全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和奥运会的全部冠军;她冷静沉着,有着超强的比赛掌控力;她活泼开朗,曾经是个让爸爸头疼的“淘气包”。她就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金得主——易思玲。昔日的“淘气包”渐渐成熟了,她说,父亲一直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没有父亲的理解、开导和鼓励,就不能成就自己实现大满贯的辉煌。

    骥遇伯乐,显露天赋,父亲送她踏上射击之旅

    1989年,易思玲出生于湖南桂阳县,父亲易泽军、母亲欧阳桂凤都是下岗工人,在桂阳当地经营一个小饭馆,因为出生的时候正值立夏,所以取名为易夏红,易思玲是她自己后来改的名字。

    整个小学阶段,易泽军并没有发现女儿有过人的天赋,通常都是女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疯”就怎么“疯”。直到易思玲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随着一个陌生人的到来,易思玲的人生改变了。这天,体校射击教练龙寿柏到桂阳挑选“苗子”,发给班上每个小同学一个专用的“平面”,然后让大家从下到上叠子弹壳——这是射击选才中测试身体稳定性的常见方法。当时多数的同学只能叠3个,而易思玲初试身手就叠了7个。
, http://www.100md.com
    没过多久,易思玲就进了体校。在易泽军为女儿铺好床位准备返回桂阳时,从未离过家的易思玲哭着从宿舍里跟了出来。易泽军拦住女儿,安慰她:“你在学校里要听教练的话,好好训练,爸爸会经常来看你!” 果然时隔不久,易泽军就去“看”易思玲,原因是龙教练打了电话给易泽军,称易思玲太顽皮,竟然和同学爬围墙,上了楼顶层玩牌。易泽军当时心里非常恼怒,但想到孩子还是得耐心教导,他强忍了脸色,三番五次地去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女儿呀,你现在是学员,就应该把心思都用在学习上、训练上,要有恒心,爸爸相信你。”渐渐地,易思玲也体会到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积极投入到训练中去。很快她的潜能被开发出来。

    2002年9月,13岁的易思玲在湖南省第九届运动会上,崭露头角,和队友一道夺得乙组队赛女子步枪卧射第六名,女子步枪3×20、女子气步枪40发第四名; 2003年8月,在湖南省青少年射击比赛中,易思玲又获乙组女子标准步枪3×20个人第二名、乙组女子气步枪40发个人第二名的好成绩。

    遭遇逆境,欲弃射击,父亲激励她重返赛场
, http://www.100md.com
    因为成绩不俗,2004年,湖南省体校向易思玲抛出了橄榄枝。这一步对她来说,是上了一个更高的阶梯;但对父母来说,经济负担更重了。到省体校后,易思玲花费大,仅买一套射击时穿的服装就要四五千元,加上食宿费、训练费、买子弹的费用等,对于开小饭馆的易泽军来说,真是天文数字。他一次拿了3万元钱给易思玲,过了几个月就没了。更要命的是,易思玲到了省体校后,竟适应不了那里的环境。半年后,她偷偷溜回了湖南桂阳老家,死活不愿去学校了。

    对女儿的这一举动,易泽军心里又气又急。他气女儿“不懂事”,竟拿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当儿戏。急的是训练的费用自己真是力不从心。易思玲觉得,在湖南老家很多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伙伴都去广东打工了,每月都能补贴家用,而自己却让父母日夜操劳,承受她高额的训练费用。易泽军知道女儿的想法,但是,为了女儿的大好前途,再苦也值得啊。他极力劝说女儿重新回去训练。然而,两人各说各理,互不相让。就这样,易思玲在家呆了一个多月,有一次易泽军说了她几句,好强的她竟然负气出走,结果没走出桂阳县城就遇上了抢劫。家人四处找寻,爷爷还为此被摩托车撞断了腿。好在易思玲总算被找回来了,看着受伤的爷爷,易思玲伤心地哭了很久。
, http://www.100md.com
    这一个多月,对于易思玲来说是生命中最为幽暗的时光,当她看到爷爷受伤的双腿,她开始责问自己,为什么要让疼爱自己的家人担心、受伤?究竟该不该固执的放弃射击训练,该何去何从?易思玲很困惑。

    父亲易泽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期待着事情的转机。果然,不久命运又一次向易思玲伸出了橄榄枝。广东省珠海射击队派专人“登门求贤”,力邀易思玲去广东发展,并承诺她日后训练的所有费用及食宿费均无需家人负担。这时的易泽军兴奋极了:“女儿啊,这样的条件多难得啊,千万不要再犹豫了!”易思玲听了父亲的话,重新鼓起勇气,披上了珠海队战袍。

    南下广东,成了易思玲射击生涯的转折点,她不仅很快就在珠海队中显示出了高人一筹的实力,2007年还被广东省射击队看中并招入队中。2008年底,国家射击队开始为伦敦奥运周期储备苗子,从事射击不到6年的易思玲又进入教练组法眼,被招致射击名将张秋萍(王义夫妻子)门下,主攻10米气步枪,兼练50米步枪三姿。进国家队之前,易思玲在技术上以击发早、节奏快著称,往往观众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儿,10环以上的高分就成了囊中物。因此,对于这个特点鲜明的小徒弟,张秋萍关爱有加,场内、场外总看到师徒二人认真切磋的场景。易思玲的竞技水平在这里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她第一次征战全国比赛,便以明显优势摘得全国锦标赛冠军。
, http://www.100md.com
    荣誉背后,压力重重,父亲助她成就射击大满贯

    易思玲一发而不可收,在2010年初的慕尼黑世锦赛上,当时年仅21岁的她在这个国际射坛最高舞台上异军突起,最终打出令人叹服的505.6环,将德国老将费什福特在2008年5月创造的世界纪录提高了0.6环,这样的进步在以精细著称的10米气步枪项目上可以算得上重大突破。随后,16届广州亚运会上易思玲又勇夺“三金”。“易”枪成名,易思玲这个名字,也由此成为众多国外强手关注的目标。她的出现,也由此弥补了杜丽淡出之后中国女子步枪“一姐”位置的空缺。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并且往往伴随着“小杜丽”“美女枪手”的美誉。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比赛中“这块金牌必须拿下!”“这场比赛需要开门红” ……那一刻,她才体会到,原来手中的枪打出去,会有这么多的附加意义;“得”和“失”之间,往往就取决于最后时刻的几发子弹。原本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开始变得心事重重;从此,每当大赛临近,能平静地睡个好觉,就成为一件特别奢侈的事情。她开始主动躲开记者的采访,开始回避与杜丽的比较……易泽军在与女儿交谈中发现了女儿的异样,他开始给女儿“上课”,还特意为女儿搜罗“催眠”食谱,以求缓解女儿的压力。
, 百拇医药
    2012年3月5日奥运选拔赛在北京举行,女子10米气步枪要打三场,六名队员取前两名。第一场比赛,易思玲只打了395环,排在第四位。眼看奥运参赛资格可能擦肩而过,易思玲紧张了,晚上又失眠了。她感觉选拔赛的竞争比奥运会还要激烈……关键时刻,父亲易泽军打来长途电话,“女儿,你不要有负担,哪怕打不好你也是最棒的,因为你在国家队坚持到了最后。咱们没有什么输不起的,最重要是经历过,你去尝试了。”父亲的话像阳光般温暖地照进易思玲的心房,放下电话的易思玲觉得心里分外敞亮,她卸去重担,全力搏击。在随后的奥运测试赛和两站世界杯中均跻身前三甲,牢牢握住了一张奥运“入场券”。

    在易思玲全力备战奥运会期间,易泽军一直没和女儿联系,怕影响她的训练,但是他经常和女儿的教练组保持联系,每次听到女儿的训练情况都很正常,才放心。

    2012年7月28日下午18时20分,伦敦皇家炮兵军营,易思玲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易思玲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以502.9环的总成绩获得伦敦奥运会首金。她顺利开启了中国代表团伦敦奥运的夺金之旅。双喜临门的是,易思玲在夺得伦敦奥运会冠军后还成为大满贯得主!易思玲很久以来的压力也终于释放了。
, http://www.100md.com
    易泽军激动无比地看着电视里的女儿,她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笑着,双手握拳振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手将本届奥运会产生的第一枚金牌颁给女儿。伦敦皇家炮兵射击营射击馆内,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走下领奖台的女儿,脸上笑容伴着泪水。易泽军不知道,在女儿的心里,父亲就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她觉得没有父亲,就成就不了自己辉煌的大满贯。所以当记者问易思玲,此时此刻最想说些什么,易思玲笑了,她开心地对着镜头大声说了一句:“爸爸,我爱你!”而此时的易泽军已是泪流满面。

    如今,易思玲成了名人,常常被记者“围追堵截”,美丽的易思玲还经常被问到是否会进军娱乐圈,这时易思玲总是莞而一笑。易泽军见势,早早就开始给女儿“打预防针”,“虽然你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能迷失自己。”“遵命老爸!”易思玲表面调皮,其实内心里早已为自己定下了更高的目标……“伦敦奥运只是开始,我还要继续努力,希望我的奥运之路能走得更长。”, http://www.100md.com(释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