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211
编号:13743248
最年轻“会士”张维加:爸爸的拥抱给了我成长的力量(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211
     也许你不会相信,一个没有上过幼儿园,没上过补习班,甚至高中经常逃课的学生,却被北大破格录取,本科毕业后又直接到牛津大学攻读博士,如今又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年轻的会士。

    谈到自己的成功,这位叫张维加的青年不无自豪地说:我成功的背后是因为我有一个伟大的爸爸,是爸爸宽松、自由的教育以及充满慈爱的拥抱让我有了今天的成就——

    兴趣引领儿子成长

    张卫东是浙江诸暨市一家公司的电脑工程师,妻子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1989年12月,他们的儿子张维加来到人世。儿子一出生,夫妻俩就教子理念达成一致:不跟风,不逼孩子,一切任由孩子的兴趣发展。

    儿子3岁那年,上了几天幼儿园就闹着不想去了,说幼儿园管得太严,也学不到东西,并恳求爸爸当他的老师。

    面对儿子的童言稚语,张卫东郑重答应了,还严格履行自己的诺言。业余时间,他亲自对儿子施教,儿子上小学前,已经学会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的汉字可以自己读小人书了。张维加进入一年级后,经过测试,老师认为他已经远远超过了小学二年级的水平。
, 百拇医药
    张维加上小学后,张卫东发现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看书,他曾经一口气把《上下五千年》全吞下“肚子”,而且记忆力特别好。他看一个星期的书,儿子一天就能看完,还能说出其中的场景细节。

    为了让儿子有更多的时间看书,张卫东从未给儿子报任何补习班,而是以儿子的阅读兴趣为主。

    小学二年级时,张维加就把父亲的《传统相声集》翻得纸都快烂掉了。他最大的爱好是买书,长辈给的压岁钱都变成了书,家里三个大书架都放满了书,他还像个小蜜蜂一样辛勤地往家“搬”书。

    到了初中,张维加的阅读量更大,为了让儿子有足够的时间读书,张卫东让儿子放弃了进实验班的机会。他觉得实验班管理严格,对学习成绩要求高,儿子如果进去,反而没有了阅读的时间。

    亲友对张卫东的举动大为不解,别的家长打破头想把孩子往里送都没有机会,你有机会反而放弃,真是不可理喻!
, 百拇医药
    不论别人说什么,张卫东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主,而且他还与儿子一起阅读。

    一个周末,张卫东刚从外地出差回来,身体较为疲惫,听儿子说他的书看完了,想让爸爸带他去图书馆还书,张卫东二话没说,带上儿子就走。儿子在里面静静地挑选,他也拿着自己随身携带的书阅读。儿子借完书,父子一起回家,然后讨论着彼此读书的心得和体会。与爸爸一起读书,更激发了张维加的阅读兴趣。张卫东还引导孩子拓宽知识面,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均要有涉猎。

    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张卫东还帮儿子“偷懒”,儿子读初中时,老师经常布置校正错题的作业,为了省时省力,张卫东出主意让儿子把错题从考卷和作业上剪下来,贴在白纸上,让儿子在旁边纠正,这样一来,张维加节省了很多时间,效果也不错。

    张维加以杭州市中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杭州二中后,被分到了实验班,有一段时间,老师向张卫东反应,张维加不仅不交作业,甚至逃起了课。
, http://www.100md.com
    张卫东没有轻易就责怪儿子,而是选择和孩子谈心。张维加说,他不想听课,是因为自己已经自学过了,不想做作业,只是不想因为成绩而耗费过多的时间。

    张卫东觉得儿子的想法很对,他认为,学习上不急功近利,不为分数专门训练,把兴趣当作志向,这才是教育应有的状态。

    随后,张卫东找到校长和班主任,请求他们允许儿子选择性听课,经过他耐心地解释,校长拿出一个折中意见,如果张维加能通过任课老师的测试,就可以自由地翘课。就这样,张维加获得了上课的自由权。

    有了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张维加开始了自己对科学的探索。一次,化学考试中有道题目,说某个时代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比现在多很多,那为什么二氧化碳后来减少了,地球发生了什么事呢?

    张维加对这个问题有了研究兴趣,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写成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这个论文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前三名,并使他取得了保送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资格。
, 百拇医药
    良好的自控能力和学习习惯,是孩子进步的前提

    张卫东认为,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很重要。很多家长怕孩子染上网瘾,整天提心吊胆。张卫东给儿子买了电脑,对于一些孩子为之痴狂的电脑游戏,张维加也偶尔玩一玩,但他从不沉迷,只是当作学习疲劳时的一种调节。

    读高三时,有段时间,张维加经常玩一种游戏,而且玩游戏时从来不避父母,妻子有些担心,让张卫东敲打一下儿子,张卫东没这样做,而是和儿子凑在一起玩。儿子非常聪明,一些游戏玩几次没了新意,就主动停手了。张维加对爸爸说,玩游戏简直是浪费时间,没意思,转而背起了牛津大词典。

    张卫东从小就很注意培养儿子勤学好问的习惯。他经常对儿子说,勤学好问才能让知识更加精进,不会思索的孩子就像一只没有方向的航船,只能随波逐流,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儿子还小的时候,对于孩子的任何一个问题,张卫东都不会敷衍,不知道的就对儿子说“对不起”,然后亲自查阅资料。后来,儿子读书范围越来越宽,为了能保持与儿子的知识信息同步,儿子读什么书,张卫东也会借来同类的书。两人都弄不懂的问题,张卫东就带儿子上门请教专家、学者。
, 百拇医药
    带着爸爸培养出的勤学好问的习惯,张维加进了中学后,问号越来越多,弄得任课老师都无法招架。一次,校长到各个教研组检查备课情况,他发现张维加所在的班级,老师的教案写得特别详细。校长有些奇怪,不由多问了几句。一位老师脱口而出:“有张维加这样的学生,得认真准备每一个细节,才不会被他问倒啊!”听了这话,校长暗暗高兴,心想这样的学生也不错,会迫使老师多钻研业务。

    然而,没多久,校长也尝到了张维加“问题炸弹”的威力。校长教化学出身,有一次,他刚走出校门,就被一个文静的男生叫住了,那男生问了他一个化学问题,校长一听这问题超出了中学化学的范围,觉得这学生不简单,由于当时他急着出去办事,就对那位学生说,下午放学后,你到校长室找我,我会细细给你解答,这是大学化学才学的内容,不是一句话所能解释了的。, http://www.100md.com(大漠)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