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212
编号:13741732
圣诞节VS新年:哪个更值得过?(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201212
     王健云(高二学生):我最受不了的是过节时大吃大喝了。我本来就对自己的体重不太满意,嘿嘿,有点胖,这下可好,过了新年就是春节,一直吃到正月十五。面对各种好吃的,怎能不动心?这一口那一口,身上的肥肉就是这么长出来的。还有,过节时,长辈们都抽烟,搞得满屋子烟熏火燎的,让人无处可藏。相比之下,圣诞节就不错,不用守在家里,也不用看父母的脸色,在大街上自由自在,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不过,人多手杂,我去年把钱包弄丢了,结果什么都没买成。不过,我的运气还好,那个小偷把钱掏走,把钱包扔到了垃圾箱里,被人发现了。一个星期后,我从派出所里拿回钱包,里面还有身份证。呵呵,平安夜不平安呀!

    赵丹(家长):我觉得,任何节日都有它的文化价值,都有它的“市场”。圣诞节也好,新年也罢,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孩子喜欢过圣诞节,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孩子对新、奇、特的事物感兴趣。不过,也不能忽略新年,这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我们怎么也不能崇洋媚外吧。另外,我们不能消费节日,而应将其作为提升个人修养的契机。亲人团聚,阖家欢乐,按民俗过新年,其乐无穷也。
, 百拇医药
    谷雪(老师):现在,新年也挺受欢迎的,而且是国家的法定假日,大家可以休息一天。相比之下,过圣诞节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你又何必顶着风冒着雪出去玩呢?如果生病了可怎么办?学校向来是不提倡过圣诞节的,即使搞一些活动,也是小规模的。而到了新年,多数学校都会组织新年联欢会之类的文艺活动,大家可以施展才华。所以,我建议大家多关注新年,以家庭团聚或学校联欢的形式,加强沟通,增加感情,营造一种良好的交际氛围。

    微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洋节”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像圣诞节、万盛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几乎每个年轻人都能随口说出。相比之下,像新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之类的传统节日,却很少有人提起。其实,人们并没有忘记这些节日,而是淡漠的情结多了。采访中,笔者发现,有一部分中学生认为过新年只是走形式,年年如此,岁岁相似,没什么好过的。一位姓王的高中生说:“我不喜欢过年,过年有啥意思啊!家里乱哄哄的,不是吃就是喝,要不就是打麻将,烦死了。”其实,他说的也是事实。如今,过节已成为一种“食品消费”。每到重大节日,商场、超市等地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一股购物热潮随之而来。再看酒店、宾馆,也是人满为患,北方人到南方去过年,南方人到北方来消遣,节日似乎成了娱乐的借口。

    总的来说,中国节的形式比较单一,基本是以“团圆”为主题。相比之下,中学生更喜欢过“洋节”,觉得“洋节”很时尚、有品味。以圣诞节为例,中学生可以戴圣诞帽,唱圣诞歌,期待圣诞老人的礼物……这些丰富的形式让人眼前一亮。不过细细品来,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有味道,历史也更悠久。它凝聚着华夏子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就拿“年”来说吧,有两种理解:一是新年,就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二是“过大年”,也就是春节。有人容易把新年和春节混淆起来。新年也叫元旦,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作为中学生,我们享有节日的权利,也有传承节日的义务。中国文明源远流长,节日文化更是厚重丰富,我们要知道它的起源,更要懂得它的过法,让民族之风在华夏大地上吹得更强劲!, 百拇医药(黄书包)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