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破题,不同凡响
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立意的统帅作用,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等。因此,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
破题能力,就是一种训练快速为文章立意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破题呢?
所谓破题,就是在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点破题目的要义,用简洁的语言鲜明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这种开篇破题的方法在中高考满分作文中经常见到:
1.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开端》)
2. 呵护是一种爱。呵护他人是一种爱的付出,被他人呵护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呵护》)
3. 有人说,生有苦难,活着即炼狱;有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人说,自古英雄多磨难……由此看来,生活即是一棵长满苦难之果的大树,而我们,学会了咀嚼苦难,也就学会了品味人生。(《咀嚼苦难》)
, 百拇医药
4. 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乌云密布的天气;不管是刮着风、下着雨还是飘着雪,都请在春夏秋冬,在一年的365个清晨,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今天真好!”(《今天真好》)
这种开篇破题的方法,既简洁有力,又巧妙地将文题嵌入句中,形成富有一定哲理意味的话,形成文章的中心,这个“凤头”,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
那么,开篇破题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能提醒考生学会正确审题,快速确立文章主题,保证整个文章中心明确。审题是考场作文的 第一步,而开篇破题就是要过审清题意这一关。
其次,开篇破题符合考场作文的写作规律,考生拿到文题后,最好是先立意再选材。实践证明,很多考生因没有破题的思维过程,就可能理解不清题意,最终导致文章中心不明或偏离题意。
, http://www.100md.com 最后,开篇破题既是文章立意的需要,也是对阅卷老师关怀的需要!因为阅卷老师曾这样慨叹:“你寒窗苦读十余载,而我们只有60秒”。开篇破题,因为使文章开头简洁而中心明确,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那么,在考场中,考生如何进行破题呢?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答案。
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课文范例1:
云南本是一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课文范例2: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这两篇经典文章的开头,看似平常,实具匠心。例1一开篇就点明了文章的话题“云南的歌会”,并以“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一句,巧妙地统率起了全文的内容。一个“丰富”牵动全文,整合之功效让人颇感淋漓。作者随即用其精妙之笔,描绘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情景,展现了云南民俗的万千情趣,宛如三幅明丽的民俗风景画,体现了破题之妙。例2开篇直抒胸臆,点题“背影”。“二年余”“最不能”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传达了一个儿子对久别父亲的特殊情感,自然引出下文对父亲特定情景下的“背影”的回忆。我们称这一破题方法为“开门见山,直接扣题”法。
, http://www.100md.com
如文前举的满分作文《开端》的开篇:“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就是运用了这一破题方法。整个文章就是围绕小作者在如何经历一个个“苦涩”的训练过程,最终登上成功的宝座,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样开头,文字简洁,中心明确,但直击人心,效果不凡。
方法二:写景状物,渲染文题
课文范例3: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小说开篇就写“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萧索景象及悲凉心情。“我”现实中的“故乡”破败、荒凉、萧条、冷落,处处充斥着“悲凉”,整个描写渲染的是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我”触景生情,“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悲凉”二字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我们称这一破题方法为“写景状物,渲染文题”法。
, 百拇医药
一位考生在作文《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中,也是运用这一开篇破题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夜晚一点多钟的时候,我醒了。透过白天那扇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窗子,静静地望着外面整个世界。天空中有几颗星星,微弱的光芒,飘飘忽忽闪烁不定。望着那层层的黑压压的云,虽然被黑暗充斥着,也依然感觉得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小作者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宁静、黑暗的深夜中,让自己静心思考,悉心倾听。唯其如此,小作者真正进入“倾听”境界,才能真正体味自然界众生的生命成长的细节。环境的设置和描绘,很好地剖析了文题,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倾听生命的氛围,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方法三:引用名言,提示题旨
课文范例4: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 http://www.100md.com
文章开头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两句名言,交代题目的来源,这样既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淆,又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和乐业。我们称这一破题方法为“引用名言,提示题旨”法。
一位考生在作文《说“安”》 中这样开篇:“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它深刻地启示今人:沉迷于安逸的生活,必将收获苍凉的一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这一名言对后唐开国皇帝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作了细致深入的总结:庄宗的成功在于他的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他的失败,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这句至理名言,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小作者就是运用这句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恰当的名言引用,既能很好地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让阅卷老师感受到考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 百拇医药
方法四:妙用排比,顺势点题
课文范例5: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培根《论读书》)
培根《谈读书》主要介绍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文章开篇介绍读书目的。作者先总后分,采用排比的方法,气势磅礴,从三方面说明读书的目的:怡情、博彩和长才。这种排比开篇,不是为了追求语言形式上的美观,而是在排比中顺势点出文题。这种破题方法在考场作文中经常见到。
如一位考生在《升起心中的太阳》一文中这样开篇破题:“人生如画,浓墨泼洒,淡泊与浓烈交相辉映;人生如歌,高低迷离,噪杂与清脆皆成曲目;人生如酒,婉转悠长,醇厚与平淡均沉醉。行走于漫漫人生路,前途迷茫而艰险。我们只有升起心中的太阳,才能不被挫折击倒,不被无助嘲笑,不因艰险哭泣,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小作者理解了文题中“心中的太阳”的深刻内涵:一种乐观豁达的心境,一种勇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一种奋勇前行、不达目标不停息的韧劲。在理解文题内涵的基础上,小作者联系人生,以一组比喻式的排比开篇,气势不凡,引出自己的立意,深刻独到。
上面讲了几种开篇破题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其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即考生在拿到文题后,要增强立意的意识,养成立意的习惯,学会一语破的,高屋建瓴地打开作文思路,为整个文章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拇医药(刘宏业)
破题能力,就是一种训练快速为文章立意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破题呢?
所谓破题,就是在文章开头用一两句话点破题目的要义,用简洁的语言鲜明地表达出文章的中心。这种开篇破题的方法在中高考满分作文中经常见到:
1.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开端》)
2. 呵护是一种爱。呵护他人是一种爱的付出,被他人呵护是一种幸福的享受。(《呵护》)
3. 有人说,生有苦难,活着即炼狱;有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有人说,自古英雄多磨难……由此看来,生活即是一棵长满苦难之果的大树,而我们,学会了咀嚼苦难,也就学会了品味人生。(《咀嚼苦难》)
, 百拇医药
4. 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乌云密布的天气;不管是刮着风、下着雨还是飘着雪,都请在春夏秋冬,在一年的365个清晨,满怀信心地对自己说:“今天真好!”(《今天真好》)
这种开篇破题的方法,既简洁有力,又巧妙地将文题嵌入句中,形成富有一定哲理意味的话,形成文章的中心,这个“凤头”,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不错的第一印象!
那么,开篇破题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它能提醒考生学会正确审题,快速确立文章主题,保证整个文章中心明确。审题是考场作文的 第一步,而开篇破题就是要过审清题意这一关。
其次,开篇破题符合考场作文的写作规律,考生拿到文题后,最好是先立意再选材。实践证明,很多考生因没有破题的思维过程,就可能理解不清题意,最终导致文章中心不明或偏离题意。
, http://www.100md.com 最后,开篇破题既是文章立意的需要,也是对阅卷老师关怀的需要!因为阅卷老师曾这样慨叹:“你寒窗苦读十余载,而我们只有60秒”。开篇破题,因为使文章开头简洁而中心明确,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那么,在考场中,考生如何进行破题呢?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到答案。
方法一:开门见山,直接扣题
课文范例1:
云南本是一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沈从文《云南的歌会》)
课文范例2: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这两篇经典文章的开头,看似平常,实具匠心。例1一开篇就点明了文章的话题“云南的歌会”,并以“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一句,巧妙地统率起了全文的内容。一个“丰富”牵动全文,整合之功效让人颇感淋漓。作者随即用其精妙之笔,描绘了三个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情景,展现了云南民俗的万千情趣,宛如三幅明丽的民俗风景画,体现了破题之妙。例2开篇直抒胸臆,点题“背影”。“二年余”“最不能”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传达了一个儿子对久别父亲的特殊情感,自然引出下文对父亲特定情景下的“背影”的回忆。我们称这一破题方法为“开门见山,直接扣题”法。
, http://www.100md.com
如文前举的满分作文《开端》的开篇:“在那成功的背后,必有一个苦涩的开端。”就是运用了这一破题方法。整个文章就是围绕小作者在如何经历一个个“苦涩”的训练过程,最终登上成功的宝座,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样开头,文字简洁,中心明确,但直击人心,效果不凡。
方法二:写景状物,渲染文题
课文范例3: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小说开篇就写“我”渐近故乡时看到的萧索景象及悲凉心情。“我”现实中的“故乡”破败、荒凉、萧条、冷落,处处充斥着“悲凉”,整个描写渲染的是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活画的是一幅死寂的故乡冬景图。“我”触景生情,“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悲凉”二字为全文定下了基调。我们称这一破题方法为“写景状物,渲染文题”法。
, 百拇医药
一位考生在作文《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中,也是运用这一开篇破题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夜晚一点多钟的时候,我醒了。透过白天那扇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窗子,静静地望着外面整个世界。天空中有几颗星星,微弱的光芒,飘飘忽忽闪烁不定。望着那层层的黑压压的云,虽然被黑暗充斥着,也依然感觉得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小作者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宁静、黑暗的深夜中,让自己静心思考,悉心倾听。唯其如此,小作者真正进入“倾听”境界,才能真正体味自然界众生的生命成长的细节。环境的设置和描绘,很好地剖析了文题,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倾听生命的氛围,新颖别致,耐人寻味。
方法三:引用名言,提示题旨
课文范例4:
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 http://www.100md.com
文章开头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两句名言,交代题目的来源,这样既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淆,又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和乐业。我们称这一破题方法为“引用名言,提示题旨”法。
一位考生在作文《说“安”》 中这样开篇:“古人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它深刻地启示今人:沉迷于安逸的生活,必将收获苍凉的一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北宋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这一名言对后唐开国皇帝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作了细致深入的总结:庄宗的成功在于他的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他的失败,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这句至理名言,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小作者就是运用这句名言,引出自己的观点。恰当的名言引用,既能很好地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让阅卷老师感受到考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 百拇医药
方法四:妙用排比,顺势点题
课文范例5: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培根《论读书》)
培根《谈读书》主要介绍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文章开篇介绍读书目的。作者先总后分,采用排比的方法,气势磅礴,从三方面说明读书的目的:怡情、博彩和长才。这种排比开篇,不是为了追求语言形式上的美观,而是在排比中顺势点出文题。这种破题方法在考场作文中经常见到。
如一位考生在《升起心中的太阳》一文中这样开篇破题:“人生如画,浓墨泼洒,淡泊与浓烈交相辉映;人生如歌,高低迷离,噪杂与清脆皆成曲目;人生如酒,婉转悠长,醇厚与平淡均沉醉。行走于漫漫人生路,前途迷茫而艰险。我们只有升起心中的太阳,才能不被挫折击倒,不被无助嘲笑,不因艰险哭泣,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小作者理解了文题中“心中的太阳”的深刻内涵:一种乐观豁达的心境,一种勇于面对挑战的勇气,一种奋勇前行、不达目标不停息的韧劲。在理解文题内涵的基础上,小作者联系人生,以一组比喻式的排比开篇,气势不凡,引出自己的立意,深刻独到。
上面讲了几种开篇破题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其中的道理却是相同的,即考生在拿到文题后,要增强立意的意识,养成立意的习惯,学会一语破的,高屋建瓴地打开作文思路,为整个文章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百拇医药(刘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