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878908
清守心灵一片静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好家长·青春期教育》2015年第1期
     西风紧,吹落一地金黄。我因工作上的失误,让单位蒙受巨大损失,为缓解过分的精神压力,我独自一人背包去登山。

    冬寒料峭。未及落尽的叶子在枝头打着颤儿,一如我此刻寡欢的心情。登上山顶,我闲闲看些风景,准备休息一下便下山,却不经意瞥见松林掩映处,有人正坐在一块山石上写生。

    出于好奇,我走过去,原来是我们当地一位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画家。欣喜之余,我礼貌地过去打招呼,表示喜欢他的画。他很开心,自然而然交谈了起来。艺术家的眼光总是敏锐的,一眼看出来我的心事重重,见他人平和热诚,我便把心中苦恼向他倾诉出来。

    他皱眉听完,沉默了半晌,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当年在美院做学生时,有位导师带了三名弟子,两个城里的,一个乡下的。城里弟子很瞧不起那个乡下同学,总觉得与他为伍似掉了身价,每每在导师面前诋毁排挤,久而久之导师也开始不喜欢他。乡下同学很痛苦,换导师吧,学院为了维护教授们声誉,对于这样敏感的话题,一般都不愿触及。他也消沉过一段时间,可回到老家一看到惨淡家境,辛劳父母为自己举债度日所受的种种煎熬困楚,他就忍不住想掉泪:他那一支支画笔,每一色颜料里,何尝不浸淌着父母的血汗啊!

    决不能辜负父母这些年为自己所受的苦!他暗下决心,开始心无旁骛埋头作画。因无人引路,他不止一次迷惘困惑过。后来他把名画的复制品带回到宿舍临摹,久而久之,反而过多摆脱了那些画艺技法的束缚,兼具融入了个人审美趣味、艺术体验,他的作品,越来越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气韵。他的画引起学院另一位老教授的关注,在其力推并鼓舞下,在北京举办的青年画展中,他一举成名,从此艺术生涯才真正步入坦途!

    大概你猜得到,当年的那个落魄学子就是我。其实,没有谁的人生,不必跋涉过那些险礁暗滩;没有谁的成长,不需逾越过那一段逼仄与不堪。

    瞧这两片叶,是我上山路上特意捡来的,本想入画的,不过或许会给你些启示。见我一时心结仍难以打开,他耐着心开解。我接过叶,见其中一枚色彩斑斓,黄橙棕红各色交错晕染,尽管背面有明显风雨侵蚀过的暗痕,不过反使原本鲜亮的叶片底色有了沧桑厚重之感,比起那枚背部平整光滑的棕黄叶子,要绚烂有趣得多。可除了色彩更复杂美丽些,我不知道它背后还隐藏着什么生命密码。

    当他告诉我两枚叶子来自同一株母本,我不由地吃惊,怎么可能,色差究竟如此之大?是啊,你看,本来境遇相同,可这一枚只因站在高高枝头,承受了过多凄风苦雨,也便一次次触及到阳光流云,自然比起那些单薄的生命多出了几分明丽,几分历练,几分厚重。叶子尚懂得自我珍重,活出精彩,我们理应比叶子更加智慧:学会用背部承受风雨,以微笑迎向阳光,这才是真正美丽洒脱的生命姿态!

    “用背部承受风雨,以微笑迎向阳光!”告别画家,返程的路上,我默念着这令人心头一震的句子,内心不能平静。

    生命的完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这也不符合规律。黑暗,磨砺,伤痛作为每一个成长的必经阶段,我们该做的也许便是:世事沧桑安然于心,微笑阳光由内而外,淡定从容,随适坦然。即使人生不能怒放出花的姿容,成为一片不惧风雨,霜染欲醉的静叶,亦是生命的另一种极致啊!

    是的,静叶之美,美在沉潜后的成熟,经历后的豁达,风雨之后依然拥抱希望。这样的人生,才有生命的厚度与韧性;不随波逐流,不浮躁闹腾,是内心笃定,清醒且优雅的俗世清唱! END (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