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新医学》 > 2007年第2期
编号:284033
脑出血吸收期低蛋白血症致脑疝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7日 《实用新医学》 2007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185-1672(2007)-04-0321-01

    脑痛是脑出血严重的并发症,现将我院自2001~2006年收治的276例脑出血病人中因低蛋白血症发生脑疝的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病人中,年龄为50~74岁,男3例,女5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量为11~50ml。8例病人均在治疗第10~19天突发神志不清,于当天或第二天颅脑CT示血肿部分吸收或基本吸收,周围有水肿带。其中7例同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移位。排除再出血,急查血糖4.8~9.7mmo1/L,血浆总蛋白49~65g/L,白蛋白27~32g/L。

    1.2 治疗与转归

    1.2.1 脑疝时抢救 均予20%甘露醇250~500ml加压静滴,速尿40mg,氟美松10~20mg静注,10~30分钟后神志逐渐清醒。

    1.2.2 脑疝恢复期处理 5例20%甘露醇125~250mlq6~8h静滴,3例20%甘露醇125m1与速尿40mgq6~8h静滴交替使用,治疗7~10天。人血白蛋白10g/d静滴5~10天,口服或鼻饲增加优质蛋白等支持治疗。

    1.2.3 转归 8例病人均于发生脑病后10~22天康复出院,复查CT示血肿吸收,水肿带基本消失,血浆总蛋白上升13~24g/L,平均上升16g/L,白蛋白上升9g/L~20g/L,平均上升14g/L。

    2 讨论

    8例病人在脑疝发生时均发现有低蛋白血症,尤其白蛋白下降明显。而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依靠血浆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来维持。当血浆白蛋白下降明显,血浆渗透压不能有效地对抗流体静压,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滤出明显增多,而组织间液的回收则明显减少,形成水肿。

    脑出血病人因进食少,蛋白质来源不足,加之本身的消耗,易出现低蛋白血症,这就提醒医护人员加强此类病人的饮食护理。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百拇医药(于 红 孙玲玲)
  • 查看PDF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