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新医学》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501444
应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分析出生缺陷监测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实用新医学》 2007年第3期
     内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和阿状阴影,小颗粒代表肺泡的细小不张,网状阴影代表充血的小血管。支气管则有充气征,但易被心脏和胸腺影所遮盖,至节段和末梢支气管则显示清楚。如肺不张扩大至整个肺,则肺野呈毛玻璃样,使充气的支气管显示更清楚,犹如秃叶分拆叉的树枝,整个胸廓扩张良好,横膈位置正常。

    3.4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可增加跨肺压力,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使气道直径增大,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可用于RDS的治疗。自1973年Kattwinkel首次使用鼻塞式CPAP(NCPAP)以来,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对RDS早产儿,不管是否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早期应用NCPAP来预防或治疗早产儿RDS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对RDS早产儿应用NCPAP通气可明显改善其临床表现,使青紫消失,吸气性呼吸困难减轻,呼吸频率、心率回落,即使在Fi02显著下调后仍可获得更为良好的SpO2、PaO2和PaCO2。NCPAP主要用于轻型RDS和频发呼吸暂停的治疗,也可作为呼吸机撤离前的一种过渡通气方式,其安装容易,所需设备少,方便护理与治疗,可避免由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并发症;对RDS早产儿越早应用效果越好。一般初调压力为0.38~0.59kPa(4~6cmH2O),如病情需要可每次调高0.098~0.196kPa(1~2cmH20),最高不超过1.18kPa(12cmH2O);Fi02可与给予NCPAP前相同,或为40%~60%,必要时可每次提高5%~10%。当NCPAP过高、FiO2>60%而PaO2<50mmHg时,应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NCPAP的并发症很少,可见腹胀,压力过高时亦可造成气压伤,并对心血管功能及肾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对腹胀可用胃管排气法缓解。部分患儿因鼻塞固定过紧,压迫鼻粘膜,引起局部皮肤粘膜损伤,进而又造成进入呼吸道的气体湿化不充分,影响呼吸功能;为此应做到精心护理,注意鼻塞松紧适度,并定时检查其位置是否正常,以及对局部组织有否压迫等。本组34例RDS早产儿在应用NCPAP期间无1例发生明显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对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预防性应用NCPAP,不但不会产生明显的治疗效果,相反可能更容易引起慢性肺疾病、发生颅内出血,并且进行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的机会更大。故对这类早产儿不主张预防性应用NCPAP。

    综上所述,NCPAP简单易用,对轻症新生儿IADS有良好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编辑 岳 弢), http://www.100md.com(王全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