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迈开腿
第五版的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版图显示,20-79岁的人群中,我国糖尿病患者9240万,位列全球第1位,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4,糖尿病前期为14820万。城市人口的糖尿病人数高于农村,在城市,糖尿病人数为11.4%,农村则为8.2%。2013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近10万人的大型调查表明,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将糖化血红蛋白大于等于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之一)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A39亿人,糖尿病前期人群可达到4.934亿。糖尿病将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已从药物治疗转为饮食、运动、教育等多维度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活动可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辅助降低血糖,并且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身体活动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脂和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选择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以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太极拳为主,其中步行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一般每分钟90-100米为快速步行,70-90米为中速步行,40-70米为慢速步行。建议糖尿病患者以慢速步行开始,适应后逐渐增加步行速度,进而进行快走和慢跑的交替。鼓励糖尿病病人从事各种肌肉力量训练。可以从中低负荷开始,每组肌肉练习8~10个重复。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负荷和重复数可以逐渐增加。当训练负荷较大时,同一组肌肉的练习应隔日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达到中等强度,即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
同时日常中,还可以经常做些小的保健运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十指相扣运动,即双手十指交叉,进行相握、相扣、相拉运动。民间素有“十指连心”的说法,十指是络脉的末端,其大络、小络、缠络、孙络是气血流经难行之处,气血不易通行而容易留滞,一旦留滞则疼痛难忍,小滞则麻疼,大滞则胀疼、剧痛,所以经常做此运动对防范指肢病变极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因病情不同,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风险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医学监督和风险控制措施。其中需首要关注的问题是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1)增加运动量时的进度安排: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时应合理安排进度,以保证运动安全。对于运动伤害风险低的患者,一般需要1~2个月逐步达到目标运动量和强度;风险较高的患者则需要至少3~6个月。
(2)在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运动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对运动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对于风险高的患者,应多做运动前评估,医学监督下的运动适应期需更长,运动过程中应进行更频繁的随访。
(3)运动低血糖的预防: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初期,建议有同伴陪同,并随身携带糖果备用。如在晚上运动,应增加主食的摄入,以预防发生夜间低血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运动前应避免将胰岛素注射于运动肌肉,最好选择腹部。
在初次运动和改变运动量时,应监测运动前和运动后数小时的血糖水平,如运动时间长,还应考虑运动中的监测。根据监测的血糖变化和相应的运动量,可酌情减小运动前胰岛素用量或增加主食摄入量。有些病人运动后低血糖的影响可持续48小时,必要时应增加运动后的血糖监测。
(4)运动时的足部保护:患糖尿病多年的病人,因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出现足部微循环和感觉障碍。除了每天检查足部之外,为避免发生足部皮肤破溃和感染,参加运动前也应做足部检查,特别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的袜子。病情重者建议从事足部无负重运动,如自行车、游泳、上肢锻炼等。, 百拇医药(郭清)
目前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已从药物治疗转为饮食、运动、教育等多维度的综合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活动可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辅助降低血糖,并且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身体活动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脂和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患者运动,可选择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以步行、慢跑、游泳、功率自行车、太极拳为主,其中步行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一般每分钟90-100米为快速步行,70-90米为中速步行,40-70米为慢速步行。建议糖尿病患者以慢速步行开始,适应后逐渐增加步行速度,进而进行快走和慢跑的交替。鼓励糖尿病病人从事各种肌肉力量训练。可以从中低负荷开始,每组肌肉练习8~10个重复。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负荷和重复数可以逐渐增加。当训练负荷较大时,同一组肌肉的练习应隔日进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达到中等强度,即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
同时日常中,还可以经常做些小的保健运动,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十指相扣运动,即双手十指交叉,进行相握、相扣、相拉运动。民间素有“十指连心”的说法,十指是络脉的末端,其大络、小络、缠络、孙络是气血流经难行之处,气血不易通行而容易留滞,一旦留滞则疼痛难忍,小滞则麻疼,大滞则胀疼、剧痛,所以经常做此运动对防范指肢病变极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因病情不同,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风险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医学监督和风险控制措施。其中需首要关注的问题是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1)增加运动量时的进度安排: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时应合理安排进度,以保证运动安全。对于运动伤害风险低的患者,一般需要1~2个月逐步达到目标运动量和强度;风险较高的患者则需要至少3~6个月。
(2)在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运动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对运动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对于风险高的患者,应多做运动前评估,医学监督下的运动适应期需更长,运动过程中应进行更频繁的随访。
(3)运动低血糖的预防: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初期,建议有同伴陪同,并随身携带糖果备用。如在晚上运动,应增加主食的摄入,以预防发生夜间低血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运动前应避免将胰岛素注射于运动肌肉,最好选择腹部。
在初次运动和改变运动量时,应监测运动前和运动后数小时的血糖水平,如运动时间长,还应考虑运动中的监测。根据监测的血糖变化和相应的运动量,可酌情减小运动前胰岛素用量或增加主食摄入量。有些病人运动后低血糖的影响可持续48小时,必要时应增加运动后的血糖监测。
(4)运动时的足部保护:患糖尿病多年的病人,因微血管和神经病变,出现足部微循环和感觉障碍。除了每天检查足部之外,为避免发生足部皮肤破溃和感染,参加运动前也应做足部检查,特别要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柔软的袜子。病情重者建议从事足部无负重运动,如自行车、游泳、上肢锻炼等。, 百拇医药(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