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进补
编号:11052129
夏天能不能进补
http://www.100md.com 2005年5月1日 《现代养生》 2005年第5期
     冬令进补,有一定道理。中医学说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界里,人体的生理功能往往随着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所谓“天人相应”。自然界的动植物,特别是谷物类植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时期,此时服用补品、补药,可以使营养物质易于吸收蕴蓄,进而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民间有“今年冬令进补,明年三春打虎”的说法。但是,这并不是说其它季节一概不能进补,相反,有的时候却显得更为重要,必须及时进补,当然其中也包括夏季在内。

    中医治病,十分重视气候、地域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则是“辨证施治”,特别强调“有是症,用是药”。因此,即使是在冬季,如果病情属于“实”、“热”,也常采用“泻实”、“清热”的治法;到了夏季,如果是“虚”、“寒”的病症,也必须应用“补虚”、“温里”的治法。正因为如此,只要是症状需要,夏令进补也是在所必行的。

    进补,服用各种补药,属于中医“补法”范畴,具有补充营养物质,调节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等作用,主要适用于各种虚弱的病症。夏季,如果患重症大病,或施行外科手术,以及妇女生育以后,出现气血亏损,形体羸瘦,面色萎黄,疲乏无力,头目眩晕,甚至畏寒肢冷等症,都应及时进补,促使迅速消除各种虚弱症状,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这时若拘泥于“冬令进补”,一定要再过几个月来服用补品、补药,那末,不仅不能使虚弱的体质很快得到恢复,而且还可能在缺乏抗病能力的情况下发生其他疾病,变得更加虚弱。遇到这种情况,即使“冬令进补”具有易于吸收,有利蕴蓄等优点,而在改善生理功能,增强体质方面,难免要“事倍功半”,费力多了。俗语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何况还是大虚大羸呢?此外,还有一些慢性疾病,在治疗方法上需要采取“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例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等,常在冬季发作,需用止咳平喘化痰等法以消除症状;而在夏季又可适当进补,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使患者到冬季不再复发或减少发作,从而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从上述情况来看,也说明夏令进补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

    常用的补品、补药,根据其性质分为滋补类、清补类和平补类。因而中医的补虚法也有滋补、清补和平补的不同。这三种补虚法在夏季都可应用,但必须区别虚弱症状选择应用,选用原则如下:

    1.滋补:就是服用具有滋腻性质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滋补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鸭、鳖、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以及各种补膏,如十全大补膏、洞天长春膏等。由于这些补品、补药都会增加消化道负担,有的还偏于温性,所以在夏季一般很少服用。然而它们的补益作用较强,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因此象上面所讲的患重症、手术后或妇女分娩后,即使在夏天也照样可以服用。不过,在服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适量服食,不要过量;(2)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

    2.清补:就是服用有补益、清热功效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常用的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西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包括枫斗)等。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易为暑热所侵犯,此时服用清补类的补品、补药较为适宜。但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是素体阳虚,有畏寒肢冷症状的人必须少食或不食;第二是服食应该有所节制,在春夏两季过于用寒凉药物,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3.平补:就是服用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来补益虚弱的方法。这一类补品、补药为数较多,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紫河车、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若能在夏季正确服食,同样可取得良好效果,只是在吸收蕴蓄方面略逊于冬令进补。

    为了取得良好的进补效果,进补者应该以虚弱的类型选用相适应的补品、补药,如气虚的应补气,阴虚的要补阴,心虚不宁的要补心,脾虚食少的要补脾等等。至于自己的体征需要何种补法,应在老中医的指导下实行。, http://www.100md.com(吕 斌)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