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150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王惠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 要】目的 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检索到的36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报告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比较新老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分别致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36例患者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分别有:过敏性休克、皮肤过敏反应、肠胃系统反应、肝损害及血栓性静脉炎。结论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类型中,皮肤过敏反应及肠胃系统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且新品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老品种。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新老品种

    近年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其抗菌谱广、免做皮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成为临床医生首选抗生素之一[1]。然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产生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日益上升,成为临床医学工作组关注的重要问题。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相关疾病治疗的患者中,共有3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5~74岁,平均(36.2±5.3)岁。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对发生不良反应病例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划分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新品种,以螺旋霉素、红霉素、麦迪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老品种[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