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2563389
脾形态认识之刍议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3年第12期
胰腺,肝,解剖学
     【摘 要】脾,一直被我国历代医家们所重视并赋予“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等美称,高度总结概括脾的功能特点并强调它在五脏中处于的重要地位。因处于中医“重道轻器”的哲学思想支配下,中医脾形态认识一直处于非标准化的状态,而本文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二者,针对脾的位置、形状、大小、结构、色泽、重量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为中医脾的形态认识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脾;胰腺;肝;解剖学

    对脾的最早认识可追溯到秦汉以前时期,古人就将动物的脾脏作为日常饮食。《诗经》有:“嘉肴脾臄,或歌或咢”,脾臄是将切碎的脾肾填入肠中炙成的一种灌肠[1]。

    在《黄帝内经》中“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对人体的脾脏作了最基础的描述[2]。虽未对脾的具体形态没有详细记载,仅从中可以看出脾胃关系密切。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3]。虽只涉及脾的粗略位置,虽不及西医解剖学描述的直观与精细。但中医古代文献对脾形态的记载并非浅尝辄止。以下是中医与西医对脾的形态进行比较:

    1脾的位置

    考诸文献,对于“脾”横向位置的记载,古代医籍中大致有中央、右、左3种说法[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