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黄精与熟地黄炮制工艺改进优胜研究
【摘 要】目的:应用改进工艺炮制黄精与熟地和传统炮制工艺效果的比较,改进工艺的优胜。方法:用传统法及药典法加工炮制制黄精和熟地黄,与用改进工艺制备制黄精与熟地黄,以两法的加工炮制时间、人力、能源、辅料约作对比。结果:改进工艺制备的制黄精及熟地黄均达到传统炮制的要求,制黄精既达到酒制,也达到熟地汁制,外表黑色,有光泽,内外均匀一致的效果。地黄达到酒制的效果,黑如漆,甜如饴,操作易行。结论:改进工艺比传统工艺炮制的药材外观及内在品质均优,且节省大量辅料,省时,省工,省力,省能源。
【关键词】制黄精;熟地黄;炮制工艺
制黄精和熟地黄皆为滋阴补肾要药,在临床上用量很大,不但很多中药饮片处方都配用,大多中成药也以它们为原料制成。现代大多也用做养身之品。更扩大了它们的应用范围。黄精和地黄传统的炮制方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
如炮制黄精,唐代有重蒸法,蒸至“食如蜜,可停”的记载(《千金翼》),也有“九蒸九暴”法,并说“若生则刺人咽喉”(《食疗》)。宋代还有生黄精取汁加黄酒熬法(《圣惠方》)。明代还有黑豆煮黄精(《禁方》)。清代常有九蒸九晒用的记载(《从新》)。酒蒸法(《保元》)。现今有酒蒸,蜜蒸,熟地汁制,黑豆制等炮制方法。[1]
国家《药典》及地方药材标准中,也多收入一些传统炮制方法,工艺均比较繁琐,要达到质量要求,很难掌握好“火候”。例如:2010版一部药典收载了制酒黄精:取黄精,照酒炖制法(附录ⅡD炮制通则);或酒蒸法(附录ⅡD炮制通则),炖透或蒸透,稍凉,切厚片。干燥。每100㎏黄精,用黄酒20㎏。要求表面棕褐色至黑色,色泽有光泽,中心棕色至浅褐色可见筋脉小点,质较柔软。味甜,微有酒香气。[2]
(附录ⅡD炮制通则)蒸法:取待炮炙品,大小分档,按各品种炮炙项下的规定,加清水或液体辅料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加热至规定程度,取出,稍晾,拌回蒸液,再晾至六成干,切片或段,干燥。炖制法:取待炮炙品按各品种炮制项下的规定,加入液体辅料,置适宜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汽加热炖透,或炖至辅料完全被吸尽时,放晾,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蒸、炖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每100㎏待炮炙品,用水或规定的辅料20~30㎏. [2]
制黄精中,质量最好者应为熟地汁酒黄精,因为熟地本身就是滋阴养血,益肝肾,填精髓之要药,与黄精同炙,更能增强其补肾滋阴,生精益血之功。[3]但传统用熟地汁制黄精的炮制方法极其繁琐,不易掌握,如《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所载以下传统方法:
1 蒸黄精(宋《圣惠方》)
(1)取原药材洗净,蒸后①,切片晒干。
注,①蒸6小时,晒八成千,加蒸出液浸润,再蒸6小时,至内心呈黑色,晒半干,再加蒸出液拌匀,晒至六成千,再闷润均匀(重庆)。木甑下面垫衬篾制蒸格,格上盖麻布袋,蒸1夜,闷1夜,次日取出剖视,以内外发黑为度,切段烘干(浙江) 。
(2)取原药材①,蒸至黑色②,晒干或烘干。
注:①加水浸5~6分钟(上海)。②取黄精片蒸10小时,晒1天或烘干,再重复暴晒,加蒸出液,再蒸半天至内面透黑(长沙)。蒸12小时,停火闷1夜,反复3次,至黑色,用铜杓舀出(上海)。蒸1天,停火闷1夜,晒1天,反复3~4次(第3~4次只蒸4小时)至呈黑色,晒八成千(河南)。
2 酒黄精
(1)(宋《圣惠方》)黄精10斤酒;1.5斤一2斤(山东、镇江、保定),4—5斤(内蒙古、天津、西安、北京),适量(旅大、江西——赣州、厦门) 。
取黄精加酒拌匀,稍闷,在蒸笼中蒸至黑透①,晒干或晾干②。
注:①蒸至水开停火闷1小时,晾干,再蒸至色黑为度(旅大)。放罐内或桶内蒸48小时(内蒙古、天津)。木甑内放有3个竹气筒,用微火蒸3昼夜,保持甑下水分约1~2寸,每天翻1次,换水1次,保留原汁,最后拌晒。(江西)。②晾干,切3分长段(北京)。将黄精用数次贮存的蒸出液拌匀,晒干(江西)。
(2)取黄精蒸至熟透,晒干,加酒拌匀蒸至黑色①,晒干。
注:①置铜罐中蒸4小时(保定)。蒸l天,闷1夜,晒1~2天,如此反复9次(镇江、厦门)。
3 制黄精
熟地制:(1)熟地膏蒸:黄精1斤,熟地膏4两(贵州)
取黄精蒸至略带黑色,晒半干,露1夜,如此反复3次,至第4次与熟地膏拌匀,润1夜,次日蒸至里面黑透,再晒、露1次,晒干即可。
(2)熟地汁煮:取黄精加蒸熟地的汁与药平,用微火煮至药汁被吸尽,内外呈黑色,用时切片(福州)。[4]
上述各传统方法用于实践中,工序繁琐,不易掌握,尤其制备熟地汁时,需消耗大量时间,能源,才能达到目的,操作起来,很不经济。耗时,耗力,耗能源。大多书籍、药典,只介绍清蒸黄精以及酒蒸黄精的炮制方法。但,用于临床的增强滋阴补肾,生血益精之功不及熟地汁酒黄精,因熟地汁与黄精共制,取其了双补之义。[5]
熟地的传统炮制方法与制黄精的传统方法一样,也极为繁杂,不易掌握,亦同样要求“九蒸九暴”(晒),很难达到“光亮如漆,味甘如饴糖”(《证治类铨》)的要求。详细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作者多年从事中药炮制工作,在实践中摸索,大大简化了工艺程序,能同时达到熟地黄和制黄精的炮制要求,操作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火候”,使蒸制的黄精既能达到酒制,也同时达到熟地汁制的双重效果,外观“黑色有光泽”,且内外均匀一致,同时地黄也达到了酒制的效果,外观“黑如漆,甜如饴”的传统炮制要求。此改进工艺不但成品率高于传统各种工艺,且操作易行,省时,省力,省能源以及节省了大量的药材辅料资源。
作者曾将改进工艺炮制黄精100公斤及生地黄300公斤,与药典所载炮制工艺及传统方法制备熟地汁酒黄精作对比观察(详见表1)。
上表中,改进工艺大大缩短了工期,人力、物力、财力大大减少,节省了大量制备辅料时使用的药材资源,且两种炮制品一次炮制成功,质量优良。而且一次加工药材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蒸烘一次的黄精,不但外观性状达到传统质量要求,成品率高,且浸出物、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亦高。蒸烘次数增加,反而影响外观性状,成品率下降,浸出物、总糖及还原糖含量均呈递减趋势。[6]本文的改进工艺也符合蒸、烘一 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楚江,叶定江.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9—150.
[2]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288.附录21.
[3]张炳鑫.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2.
[4]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药炮制经验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39.
[5]张炳鑫.临床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2—303.
[6]林开中,熊惠林,陈震标.黄精炮制原理及方法的试验研究[J].中成药研究.1988:(1):17. (刘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