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尧教授辨治脾虚泄泻体会
【摘 要】本文作者根据吴文尧教授辨治脾虚泄泻临床经验,做了科学的分析,阐述了辨治脾虚泄泻临床经验在中医治疗胃肠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吴文尧教授;辨治脾虚泄泻;分析和体会
吴文尧教授系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贵州省名中医,从事消化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胃肠疾病颇有研究,学验俱丰,善于治疗胃肠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西医称此病为腹泻,它在《黄帝内经》里有不同的讲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泄”;《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久风为飧泄”;《素问·气交变大论》讲:“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病腹满溏泄肠鸣” [1]。历代医家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泄泻的根本病机,脾虚泄泻的特点是久泻不止,大便时泻时溏,疲乏无力,食少,面色淡黄,舌苔薄黄,脉细或脉虚、脉缓。
1 吴老辨治泄泻要点
1.1 首先要辨清泄泻的病变部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24 字符。
如果您在使用手机等流览时无法查看或下载全文,可能是被搜索引擎失真“转码”,请点击屏幕最下方的“电脑版”或“原网页”访问。【关键词】吴文尧教授;辨治脾虚泄泻;分析和体会
吴文尧教授系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贵州省名中医,从事消化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胃肠疾病颇有研究,学验俱丰,善于治疗胃肠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西医称此病为腹泻,它在《黄帝内经》里有不同的讲法。《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胜则濡泄”;《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久风为飧泄”;《素问·气交变大论》讲:“岁土太过,雨湿流行病腹满溏泄肠鸣” [1]。历代医家认为脾胃虚弱是慢性泄泻的根本病机,脾虚泄泻的特点是久泻不止,大便时泻时溏,疲乏无力,食少,面色淡黄,舌苔薄黄,脉细或脉虚、脉缓。
1 吴老辨治泄泻要点
1.1 首先要辨清泄泻的病变部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24 字符。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信息需要 1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现代养生·下半月》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