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中看干姜与生姜的不同运用(1)
【摘要】生姜和干姜虽是同一种植物,但其功效和使用有非常大的不同。仲景一向以善用姜而著称,本文以《伤寒论》所栽方剂为例,从药性、用量、配伍和加减运用四个方面分析干姜与生姜的不同运用特点,并总结其不同的使用规律。
【关键词】干姜;生姜;伤寒论;用药规律
姜是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本草纲目》中记载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非常精辟的描述了姜的妙用。汉代医圣张仲景非常重视对姜对运用,尤其善长使用生姜和干姜两种姜类药物。在《伤寒论》所载112方中,涉及到姜的有59方,占到全书的52.7%,其中使用生姜的有39方,其中两次分别在理中丸和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中出现,使用干姜的有25方,其中三次在小柴胡汤、真武汤和四逆散的加减法中出现,同时用到生姜和干姜的方子有四个,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加减)、真武汤(加减)、理中丸(加减)。下面本文就其不同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
1 药性分析
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通过特殊的培育和加工方式后,分化出生姜和干姜两种不同的中药种类。[1]他们虽然同出一源,但药性却并不相同。在现存的本草学专著中,第一次出现干姜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中,认为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但并没有单独列出生姜的条目,只是认为“生者尤良”,可见在当时,干姜和生姜并没有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药物。第一次将干姜和生姜分别单列的本草著作是《名医别录》(下称《别录》),其中记载生姜“味辛,微温”而干姜“大热”;生姜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并能“止呕吐,除风寒邪热”,干姜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并能“止唾血”。目前认为《本经》的成书时间早于《伤寒论》,而《别录》的成书时间稍晚于《伤寒论》。《本经》中只载干姜,不載生姜,到了《别录》中分别记载二者,说明这是医学界对姜类药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比《本经》和《别录》的变化可以看出《本经》中“干姜”的功效在《别录》中被拆分为两部分,“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姜和干姜均有温热之性,生姜偏重解表、散寒、止呕,而干姜偏重温中、健脾、止血。故而清代医家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总结生姜“气味辛窜,走而不守”,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
2 用量分析
按照伤寒论方中每次服用的量来统计,生姜用量最多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用生姜半斤,分三次服用,取汉代一两约为15.6g[2],每次41.6g,其次为栀子生姜豉汤,用生姜五两,分二次服用,约为每次39g:用量最小为桂枝麻黄各半汤,用量一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5.2g,其次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量一两半,分四次服,约为每次5.9g。干姜用量最多为通脉四逆汤,用干姜三两,分二次服,约为每次23.4g,其次为理中丸等方,用干姜三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15.6g;用量最小为麻黄升麻汤,用干姜六铢,分三次服,约为每次1.3g,其次为桃花汤,用量一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5.2g。根据上文可以看出,生姜的最大用量比干姜的最大用量多出近一倍,生姜的最小用量稍多于干姜。
但同时还需要注意一点,生姜在临床使用时,是采摘后直接使用,而干姜在采摘后还须经过干燥处理才能使用。经过调查,100克干姜约含水14.90g,100克生姜约含水分87.00g,生姜含水量约为干姜的六倍。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大概是3.5-4千克鲜姜可以制成1千克左右的干姜饮片。也就是说,23.4g的干姜估计需要用80g左右的鲜姜来炮制,相比生姜的最大用量41.6g,超过将近一倍。从上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同等重量的药材饮片,干姜需要更多的鲜姜进行炮制,故而在临床使用上,生姜的使用量大于生姜也是较为合理的。
3 配伍分析
《伤寒论》中生姜与大枣配伍次数最多,共有34方使用这一配伍,生姜味辛能散凝滞之气机,大枣味甘补中焦之不足,生姜得大枣则发散有度,大枣得生姜则补而不滞,二者配合,一散一收,不仅能调和营卫之气,还能助中焦运行,使津液得以四布,元气化生有源,仲景多于解表散邪方中用之,以顾护中焦,辅助药力,如桂枝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成无己云.“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生姜与桂枝配伍次数次之,共有25方使用这一配伍,生姜辛温发散,可助桂枝解表散寒,温通太阳经络之功,又能增强桂枝降逆之力,二药协同,可通达内外,运转太阳,使邪无所留,正气得复。与除此之外,生姜与半夏也是很常见的配伍,书中共有10方,二者均有温热之性,生姜能散凝滞,化浊邪,半夏能开气闭、燥痰湿,凡症见心下痞硬或噫气,多用以二者相配以散痞化痰,行气化饮。成无己云“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用生姜最多,借生姜辛散之力与半夏、厚朴同用,以辛开苦降,散腹中之胀气。以上诸多配伍中皆借重生姜辛散走窜之力。例
干姜与甘草配伍次数最多,共15方使用这一配伍,干姜大辛大热,能补五脏之虚寒,甘草味甘而最能入脾胃,二者相配伍,可辛甘和化阳气,使火土合德,大补中焦阳气,回复脾胃运化,理中汤、四逆汤中多用此法。干姜与附子配伍共10方,二者均为大热之药,干姜力速可入中焦,附子力缓可专入下焦,补命门之火,二者同用,可同补中下二焦之阳,使脾胃中阳生化有根,肾阳化生有源,人体一生之阳得以回复,四末自然温暖,故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同时干姜也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故多用于四逆诸方中。干姜与半夏配伍共有5方,半夏辛温而燥,配干姜辛热之性,能化寒痰、散气结,能入肺胃。小青龙汤中干姜与细辛、半夏同用以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在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半夏共用以辛散寒结,温中化痞。以上配伍中,皆借重干姜温中散寒之力。[3]
4 加减规律分析, 百拇医药(安天宇)
【关键词】干姜;生姜;伤寒论;用药规律
姜是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本草纲目》中记载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非常精辟的描述了姜的妙用。汉代医圣张仲景非常重视对姜对运用,尤其善长使用生姜和干姜两种姜类药物。在《伤寒论》所载112方中,涉及到姜的有59方,占到全书的52.7%,其中使用生姜的有39方,其中两次分别在理中丸和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中出现,使用干姜的有25方,其中三次在小柴胡汤、真武汤和四逆散的加减法中出现,同时用到生姜和干姜的方子有四个,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加减)、真武汤(加减)、理中丸(加减)。下面本文就其不同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
1 药性分析
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通过特殊的培育和加工方式后,分化出生姜和干姜两种不同的中药种类。[1]他们虽然同出一源,但药性却并不相同。在现存的本草学专著中,第一次出现干姜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中,认为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但并没有单独列出生姜的条目,只是认为“生者尤良”,可见在当时,干姜和生姜并没有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药物。第一次将干姜和生姜分别单列的本草著作是《名医别录》(下称《别录》),其中记载生姜“味辛,微温”而干姜“大热”;生姜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并能“止呕吐,除风寒邪热”,干姜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并能“止唾血”。目前认为《本经》的成书时间早于《伤寒论》,而《别录》的成书时间稍晚于《伤寒论》。《本经》中只载干姜,不載生姜,到了《别录》中分别记载二者,说明这是医学界对姜类药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比《本经》和《别录》的变化可以看出《本经》中“干姜”的功效在《别录》中被拆分为两部分,“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姜和干姜均有温热之性,生姜偏重解表、散寒、止呕,而干姜偏重温中、健脾、止血。故而清代医家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总结生姜“气味辛窜,走而不守”,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
2 用量分析
按照伤寒论方中每次服用的量来统计,生姜用量最多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用生姜半斤,分三次服用,取汉代一两约为15.6g[2],每次41.6g,其次为栀子生姜豉汤,用生姜五两,分二次服用,约为每次39g:用量最小为桂枝麻黄各半汤,用量一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5.2g,其次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量一两半,分四次服,约为每次5.9g。干姜用量最多为通脉四逆汤,用干姜三两,分二次服,约为每次23.4g,其次为理中丸等方,用干姜三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15.6g;用量最小为麻黄升麻汤,用干姜六铢,分三次服,约为每次1.3g,其次为桃花汤,用量一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5.2g。根据上文可以看出,生姜的最大用量比干姜的最大用量多出近一倍,生姜的最小用量稍多于干姜。
但同时还需要注意一点,生姜在临床使用时,是采摘后直接使用,而干姜在采摘后还须经过干燥处理才能使用。经过调查,100克干姜约含水14.90g,100克生姜约含水分87.00g,生姜含水量约为干姜的六倍。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大概是3.5-4千克鲜姜可以制成1千克左右的干姜饮片。也就是说,23.4g的干姜估计需要用80g左右的鲜姜来炮制,相比生姜的最大用量41.6g,超过将近一倍。从上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同等重量的药材饮片,干姜需要更多的鲜姜进行炮制,故而在临床使用上,生姜的使用量大于生姜也是较为合理的。
3 配伍分析
《伤寒论》中生姜与大枣配伍次数最多,共有34方使用这一配伍,生姜味辛能散凝滞之气机,大枣味甘补中焦之不足,生姜得大枣则发散有度,大枣得生姜则补而不滞,二者配合,一散一收,不仅能调和营卫之气,还能助中焦运行,使津液得以四布,元气化生有源,仲景多于解表散邪方中用之,以顾护中焦,辅助药力,如桂枝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成无己云.“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生姜与桂枝配伍次数次之,共有25方使用这一配伍,生姜辛温发散,可助桂枝解表散寒,温通太阳经络之功,又能增强桂枝降逆之力,二药协同,可通达内外,运转太阳,使邪无所留,正气得复。与除此之外,生姜与半夏也是很常见的配伍,书中共有10方,二者均有温热之性,生姜能散凝滞,化浊邪,半夏能开气闭、燥痰湿,凡症见心下痞硬或噫气,多用以二者相配以散痞化痰,行气化饮。成无己云“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用生姜最多,借生姜辛散之力与半夏、厚朴同用,以辛开苦降,散腹中之胀气。以上诸多配伍中皆借重生姜辛散走窜之力。例
干姜与甘草配伍次数最多,共15方使用这一配伍,干姜大辛大热,能补五脏之虚寒,甘草味甘而最能入脾胃,二者相配伍,可辛甘和化阳气,使火土合德,大补中焦阳气,回复脾胃运化,理中汤、四逆汤中多用此法。干姜与附子配伍共10方,二者均为大热之药,干姜力速可入中焦,附子力缓可专入下焦,补命门之火,二者同用,可同补中下二焦之阳,使脾胃中阳生化有根,肾阳化生有源,人体一生之阳得以回复,四末自然温暖,故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同时干姜也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故多用于四逆诸方中。干姜与半夏配伍共有5方,半夏辛温而燥,配干姜辛热之性,能化寒痰、散气结,能入肺胃。小青龙汤中干姜与细辛、半夏同用以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在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半夏共用以辛散寒结,温中化痞。以上配伍中,皆借重干姜温中散寒之力。[3]
4 加减规律分析, 百拇医药(安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