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分析(1)
【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一种视网膜血管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无特殊药物治疗,重点是预防,单纯型定期眼底检查,必要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一旦患者进入增殖前期,考虑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以防止新生血管生成。增殖型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并同时行眼内全视网膜光凝。此外,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关键词】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51.3%。糖尿病可引起眼的多种病变,但糖尿病相关性盲主要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如果病史在20年以上、I型糖尿病99%、II型糖尿病60%以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预防并无特殊药物治疗,对于增殖型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并同时行眼内全视网膜光凝,这能使己发生的新生血管消退,维持一定有用视力,有玻璃体积血盡早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复位视网膜。2017年07月本院护理了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杨秀芳,女,44岁,因“右眼黑影遮挡、红云飘动、视力模糊一年余”入院,患者自诉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视物模糊,现患者感双眼视物模糊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遂来本院眼科就诊,诊断为双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2017-07-14收住我科治疗。询问病史:糖尿病史12年,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眼外伤史、近视史、药物过敏史。护理查体:T:36.1℃,P:78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身高160cm,体重70kg,病人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病人防坠床防跌倒评分3分,Bathe1评分60分,Braden评分23分。专科检查:V0D:Fc/20cm,晶状体皮质锲形浑浊,核黄色,后囊下浑浊30%,玻璃体絮状浑浊,眼底隐见视盘及大量增殖膜,余窥不清;V0S:Fc/1m,晶状体皮质锲形浑浊,核黄色,后囊下浑浊30%,玻璃体絮状浑浊,视盘下方及颞侧大量视网膜前出血灶,遮挡黄斑区,周边视网膜散在出血灶;FFA:示双眼增殖性DR。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无特殊。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于2017-07-21在局麻下行“右眼PEA+玻璃体切除+剥膜+电凝+全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术”,术后予全身局部抗感染、俯卧位、降糖药及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治疗。
2诊断过程
2.1了解病史
详细询问登记病人的病史、家族遗传史,了解病人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以及身形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的基本表现。在确认病人糖尿病症状后,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病程时间,如果病程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越高,相应的患病程度就会越重。
2.2眼底检查
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是采用眼底检查。通过详细的眼科仪器检查包括眼部超声、裂隙灯、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来明确诊断以及评估病变程度与视网膜功能状态。如果病人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一般可以视为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同样如果眼底有带黄白色的蜡样硬性渗出斑,说明有血液成分逸出、通透性增大、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白色软性渗出则表示微循环重度紊乱,血管破坏严重,这阶段没有新生血管形成,为单纯病变。当发生新生血管开始,即表示病情进入增殖期,也就预示着视网膜循环对组织缺氧不能代偿。
2.3特殊检查
除了进行常规的眼底检查外,还要结合一些特殊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眼底未出现病变以前,已有某些亚临床改变,如异常荧光形态,视网膜电生理及视觉对比敏感度等变化。这些虽然不能做为单一的诊断依据,但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各种特殊表现有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分期判断。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
嘱病人静卧休息,勿剧烈运动,双眼视力障碍的,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如厕走路有人搀扶,病房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充足睡眠,忌烟酒浓茶,避免咳嗽打喷嚏。
3.2血糖管理
告知病人手术前血糖控制在8.2mm01/1方可手术,入院后监测病人三餐前及午夜血糖,出现高血糖后及时汇报床位医生,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低血糖两次(3.7mm01/1、3.1mm01/1),及时汇报医生,病人意识清醒予进食两块硬糖,措施落实后,15min复测血糖恢复正常(5.1mm01/1、5.7mm01/1)。指导病人正确识别低血糖(低血糖症状全身寒颤、发抖、面色苍白、出冷汗)和处理低血糖。
3.3术后体位护理
行硅油填充术的应取俯卧位,向病人讲解卧位原因目的,因硅油比重轻,术后取此种卧位可使硅油有效顶压视网膜或裂孔,以利于视网膜下液体的吸收,促进视网膜复位,同时防止硅油进入前房,而引起角膜内皮损伤、水肿角膜、瞳孔阻滞,长久使用此卧位可使患者头、胸、四肢部位感觉疼痛,并可压迫眼眶,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眼部疼痛,故指导患者可采耽①床上俯卧位:头部垫u型海绵枕,为缓解俯卧位后胸部不适,胸部可垫厚5-10cm海绵垫,以减轻胸部压力,减少胸闷、心慌等不适;②床边头低坐位:患者取小凳坐于床旁,凳子上垫一海绵垫,双手垫在额部或头部垫上头枕,俯卧在床沿,头低卧位与床呈水平状,以减轻患者单纯卧位的体力消耗;⑧床上头低坐位:患者坐在床上,双臂自然放松,头面部垂直朝下;④站立头低位:病人本身糖尿病,因此需要适量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指导患者四种姿势交替进行,避免单一姿势造成患者的身体不适。也可对俯卧位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轻柔动作对患者颈肩部肌肉按摩,每日2次,每次15min,以缓解病人的肌肉疲劳和酸痛感,使患者延长俯卧位的时间。
3.4术后眼睑水肿护理, 百拇医药(顾鹏飞)
【关键词】护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达44%-51.3%。糖尿病可引起眼的多种病变,但糖尿病相关性盲主要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如果病史在20年以上、I型糖尿病99%、II型糖尿病60%以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预防并无特殊药物治疗,对于增殖型者,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并同时行眼内全视网膜光凝,这能使己发生的新生血管消退,维持一定有用视力,有玻璃体积血盡早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复位视网膜。2017年07月本院护理了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杨秀芳,女,44岁,因“右眼黑影遮挡、红云飘动、视力模糊一年余”入院,患者自诉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视物模糊,现患者感双眼视物模糊明显,影响日常生活,遂来本院眼科就诊,诊断为双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于2017-07-14收住我科治疗。询问病史:糖尿病史12年,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眼外伤史、近视史、药物过敏史。护理查体:T:36.1℃,P:78次/分,R:18次/分,BP:140/80mmHg,身高160cm,体重70kg,病人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良好,大小便正常,病人防坠床防跌倒评分3分,Bathe1评分60分,Braden评分23分。专科检查:V0D:Fc/20cm,晶状体皮质锲形浑浊,核黄色,后囊下浑浊30%,玻璃体絮状浑浊,眼底隐见视盘及大量增殖膜,余窥不清;V0S:Fc/1m,晶状体皮质锲形浑浊,核黄色,后囊下浑浊30%,玻璃体絮状浑浊,视盘下方及颞侧大量视网膜前出血灶,遮挡黄斑区,周边视网膜散在出血灶;FFA:示双眼增殖性DR。实验室及器械检查:无特殊。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于2017-07-21在局麻下行“右眼PEA+玻璃体切除+剥膜+电凝+全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术”,术后予全身局部抗感染、俯卧位、降糖药及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治疗。
2诊断过程
2.1了解病史
详细询问登记病人的病史、家族遗传史,了解病人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多饮、多食、多尿以及身形消瘦等典型的糖尿病的基本表现。在确认病人糖尿病症状后,注意了解糖尿病的病程时间,如果病程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越高,相应的患病程度就会越重。
2.2眼底检查
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方法是采用眼底检查。通过详细的眼科仪器检查包括眼部超声、裂隙灯、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来明确诊断以及评估病变程度与视网膜功能状态。如果病人出现微动脉瘤或小出血,一般可以视为视网膜病变的体征。同样如果眼底有带黄白色的蜡样硬性渗出斑,说明有血液成分逸出、通透性增大、血管系统功能异常。白色软性渗出则表示微循环重度紊乱,血管破坏严重,这阶段没有新生血管形成,为单纯病变。当发生新生血管开始,即表示病情进入增殖期,也就预示着视网膜循环对组织缺氧不能代偿。
2.3特殊检查
除了进行常规的眼底检查外,还要结合一些特殊检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眼底未出现病变以前,已有某些亚临床改变,如异常荧光形态,视网膜电生理及视觉对比敏感度等变化。这些虽然不能做为单一的诊断依据,但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着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在病变进展过程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各种特殊表现有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分期判断。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
嘱病人静卧休息,勿剧烈运动,双眼视力障碍的,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如厕走路有人搀扶,病房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保持充足睡眠,忌烟酒浓茶,避免咳嗽打喷嚏。
3.2血糖管理
告知病人手术前血糖控制在8.2mm01/1方可手术,入院后监测病人三餐前及午夜血糖,出现高血糖后及时汇报床位医生,根据医嘱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住院期间患者出现低血糖两次(3.7mm01/1、3.1mm01/1),及时汇报医生,病人意识清醒予进食两块硬糖,措施落实后,15min复测血糖恢复正常(5.1mm01/1、5.7mm01/1)。指导病人正确识别低血糖(低血糖症状全身寒颤、发抖、面色苍白、出冷汗)和处理低血糖。
3.3术后体位护理
行硅油填充术的应取俯卧位,向病人讲解卧位原因目的,因硅油比重轻,术后取此种卧位可使硅油有效顶压视网膜或裂孔,以利于视网膜下液体的吸收,促进视网膜复位,同时防止硅油进入前房,而引起角膜内皮损伤、水肿角膜、瞳孔阻滞,长久使用此卧位可使患者头、胸、四肢部位感觉疼痛,并可压迫眼眶,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眼部疼痛,故指导患者可采耽①床上俯卧位:头部垫u型海绵枕,为缓解俯卧位后胸部不适,胸部可垫厚5-10cm海绵垫,以减轻胸部压力,减少胸闷、心慌等不适;②床边头低坐位:患者取小凳坐于床旁,凳子上垫一海绵垫,双手垫在额部或头部垫上头枕,俯卧在床沿,头低卧位与床呈水平状,以减轻患者单纯卧位的体力消耗;⑧床上头低坐位:患者坐在床上,双臂自然放松,头面部垂直朝下;④站立头低位:病人本身糖尿病,因此需要适量运动,有利于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指导患者四种姿势交替进行,避免单一姿势造成患者的身体不适。也可对俯卧位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以轻柔动作对患者颈肩部肌肉按摩,每日2次,每次15min,以缓解病人的肌肉疲劳和酸痛感,使患者延长俯卧位的时间。
3.4术后眼睑水肿护理, 百拇医药(顾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