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下半月》 > 2019年第4期
编号:13385897
口服益生菌制剂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日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第4期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益生菌制剂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术后给予益生菌制剂口服,对照组未给予益生菌制剂,对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的肠道菌群情况、免疫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术前的肠道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的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术前的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SF-36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给予益生菌制剂口服能调节肠道菌群,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益生菌制剂;结肠癌根治术;肠道菌群;免疫力;生存质量

    结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有相关数据显示,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极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中肠道菌群失调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有相关研究表明,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口服益生菌制剂是否能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将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86例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结肠癌根治术后;18~80岁;近1个月内未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预计术后生存时间≥1年。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危及生命疾病者;合并其他严重胃肠道疾病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肝肾功能障碍者;失访或与本研究不配合者。

    将8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者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60.25±4.11)岁;肿瘤直径4-8cm,平均肿瘤直径(6.35±l.01)cm;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0.21±4.15)岁;肿瘤直径5~8cm,平均肿瘤直径(6.42±1.0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及管理,包括饮食管理、定期复查,有肠造口患者于术后7-10d开始进行肠造口灌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60010,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术后首次进食开始服用,840mg/次,2次/d,连续服用1个月。

    1.3观察指标

    (1)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收集新鲜粪便2g,常温下快速送检,30min内完成送检。0.5g新鲜粪便加4.5ml无菌生理盐水,置于振荡器上振荡为浆液,以10倍连续稀释至10-9,按从高稀释至低的顺序接种,将其接种于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培养基上,每种接种3滴,以无菌棒涂布。确定目的菌后,记录平板上活菌计数与稀释度,以活菌计数公式计算,标本中活菌集落单位公式为CFU/ml=(标本质量+稀释量)/标本质量×稀释度×菌落个数(或×10)(稀释度即稀释倍数)。

    (2)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個月的免疫功能,检测项目包括T细胞亚群CD4+、CD8+,并计算CD4+/CD8+比值,均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FACSAria型流式分析仪检测。

    (3)分别在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时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经X2检验,率(%)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x±s)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肠道菌群比较

    两组术前的肠道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观察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术前的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两组SF-36评分对比

    两组术后SF-36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3讨论

    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结肠癌发病人数为60-00万,死亡率为40%-70%。目前,结肠癌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术后排便会有一定影响。有学者对结肠癌患者及健康人群的粪便进行分析,发现结肠癌患者的大肠杆菌、链球菌、志贺氏菌、克雷伯氏菌等较为丰富,在手术前即存在不同程度肠道微生态紊乱。行结肠癌根治术时,由于手术创伤、麻醉、术中失血等,导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经神经分泌介导的适应性反应,会导致肠道血流灌注减少及血流动力学改变,而术后禁食、使用抗生素等,都会进一步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微生物紊乱、肠粘膜屏障受损。, http://www.100md.com(程鹏)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