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胸痛
编号:11455231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诊胸痛患者中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2)
第1页

    参见附件(427KB,4页)。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在临床早期入院的有急性胸痛症状的人群中用于诊断AMI的ROC曲线绘制如图1所示。H-FABP ROC曲线下面积AUCH-FABI,为0.966(95%CI 0.930~1.000),0.5落在95%可信区间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AUC的计算结果与大小比较见表2,三者大小排序为AUCHH-FABP>AUCeTnl>AUCMyo,并且AUCH-FABP与AUCMyo,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5]。已有的代谢动力学研究显示,H-FABP血浆浓度于心肌梗死后3h即可达到顶峰[6]。本研究在出现急性胸痛症状早期入院的人群中探讨H-FABP的鉴别诊断作用。结果显示,AUC与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H-FABP在心肌梗死早期具有区分AMI患者与疑似患者的能力。与目前临床常用的经典心肌损伤标志物相比,ROC曲线下面积在数值上要大于cTnI与Myo,并且与Myo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H-FABP定量检测用于胸痛症状人群中AMI早期诊断的诊断准确度要优于Myo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7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