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0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84598
我国急性中毒的现状分析及其专业发展特点(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陆一鸣 盛慧球
第1页

    参见附件。

     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是急诊科最常见急症之一。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和农村,损伤与中毒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两者的死亡人数加在一起占总病死率的107%。在我国中毒患者中,仅职业病中毒患者就达370万,且正以每年100万人次的速度递增。急性中毒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救治特点,尤其是对急性重症中毒的救治以及对相应毒物的认识,临床上仍然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阐述。

    1 建立和完善毒物暴露监测系统,实时掌握

    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世界上约有900万种天然和合成的化学物,至少7万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中导致中毒的常见化学物有3000多钟。每年各国要开发2万多种新的化学产品,而其中1000多种流通于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每年700万吨的化学合成品产量到目前的3亿多吨,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化学制品和药品的广泛应用同时导致了急性中毒患者及事件的急剧上升。毒物已经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全世界每年有数百万中毒患者,其中毒发生率、毒物种类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建立毒物暴露监测系统,了解现时期急性中毒人群的年龄、职业特征、毒物种类、中毒途径、原因及病死率等流行病学特征,为指导临床快速救治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美国从1985年开始就建立了中毒暴露监测系统(TESS)的统一数据库,信息来源于美国61个地区中毒控制中心(PCC),信息分类包括患者、访问者、接触者、各种毒物及其毒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的治疗和转归等。它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到2003年几乎覆盖了全国50个州的人群,同年启动了各PCC通过网络系统持续上传新案例的实时中毒监测,记录了超过36200000件案例(2003年)。美国中毒控制中心协会(AAPCC)的毒物信息专家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归类,以此为依据指定中毒信息指南。中毒暴露监测系统数据库被广泛用于安全评估,如日用品牙膏中氟对人体的安全评估等,同时对新增的潜在危害公共健康的毒物进行监测,为毒物的早期识别提供依据。

    我国也已陆续开始建立了中毒控制中心和救治基地。截止2009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32个国家级和省级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主要负责中毒咨询、临床救治、毒物检测、中毒救治科研、中毒预防与科普宣传。但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整合我们的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毒物暴露监测系统,掌握我国目前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建立广覆盖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数据库,实现中毒的信息化救治,在医院急诊科建立一条安全有效的急性中毒绿色抢救通道等,还有待于我国从事中毒救治医务工作者不懈的努力。2006年9月,上海市卫生局开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中毒控制管理”项目,包括中毒病例管理、毒物库建设、中毒咨询等内容,目的是掌握上海市中毒发生情况,为中毒监测、预警、应急、救治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上海疾控中心从21308年底,启动上海市中毒监测系统的两家试点医院: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和复旦大学金山医院,经过1年的中毒病例监测,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相关的拓展工作还在继续。我国中毒的监测已势在必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各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国家中毒控制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开通24小时中毒信息的电话或网络咨询,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医院中毒病例的报告和实时上传会成为急诊的日常工作,记录所有的访问者信息或中毒病例信息,并跟踪调查,逐步建成我们国家的毒物暴露监测系统信息数据库。

    2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

    研究和掌握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目的是根据中毒的类型、毒物的接触方式,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减少中毒的发生。根据美国2008年中毒控制中心协会关于国家中毒数据系统(NPDS)第26届年会报道,本数据系统记录了4333012件案例,其中2491049人是毒物接触,其中男性占48.7%,女性占50.76%,小于20岁的占65.03%,其中1~2岁占33.49%,20~29岁占7.9%。位于前5位的毒物是:止痛剂(13.3%)、个人化妆品(9.0%)、家用清洁剂(8.6%)、镇静安眠药(6.6%)、玩具等其他混杂物(5.2%);另外杀虫剂和化学品分别占3.8%和1.8%;其中关于药物的咨询(包括中毒)占66.8%。毒物接触地点:95.58%发生在家中。摄入途径:消化道占77.7%,呼吸道吸入占7.76%。接触毒物的原因:无意接触占82.8%,包括意外、误用、食物中毒、职业接触、环境污染;有意接触占13.5%,其中自杀占8.7%;药物副作用占13.5%,不明原因及其他各占0.5%和0.6%。从以上统计数据看,美国毒物接触主要发生在小于20岁的人群,而以1~2岁的婴儿最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主要以消化道摄入为主,毒物类型以药物和日常用品为主,无意接触是主要接触原因,杀虫剂和化学品所占比例不高。由于样本数量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美国毒物暴露的现状。

    我国缺乏如此大样本的毒物接触的监测数据,但也有一些资料和报道。有学者采用荟萃分析(Meta),对1994年1月至2007年9月我国发表的有关急性中毒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归纳和统计分析显示:在27908例急性中毒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年龄集中在20~39岁,尤其是20~29岁,占40.28%;毒物主要有药物(26.49%)、乙醇(22.8%)、一氧化碳(14.94%)、食物(10.9%)、农药(10.71%)、杀鼠剂(4.24%)6大类,占总数的92.56%,饮酒过量是乙醇中毒的主要原因,药物中毒以治疗性用药为主,最常见的是镇静催眠药(占50.83%),农药以有机磷农药为主(占58.42%),杀鼠剂以毒鼠强为主。中毒地点以家中为主占74.27%;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占80.77%,其次为呼吸道1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