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7274
8例家族性不安腿综合征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
     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又称为不宁腿综合征或Ekbom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静息状态下双下肢或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出现虫爬感、麻木、烧灼、疼痛、酸、胀、困等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与不适,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不断被迫敲打下肢或活动以减轻痛苦,傍晚或夜间休息时加重[1]。近年国内外有不安腿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及研究,而家族性不安腿综合征的报道罕见。本文报道河南1个家族8例不安腿综合征。

    1 资料与方法

    先证者,Ⅱ5(图1),女,55岁。以“右侧肢体活动障碍7 d,加重4 d”为主诉入院。7 d前出现右下肢活动障碍,右上肢持物困难,4 d前加重,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后2011年8月8日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诉自31岁以来休息或夜间睡眠时腹部酸、麻、虫爬感,逐渐加重,无疼痛,不断拍打、下床活动后可暂时缓解,准备休息或短暂睡眠后上述症状再度出现,近20余年严重影响睡眠,每天睡眠不足3 h,白天容易疲劳,间断口服“卡马西平、氟桂利嗪、劳拉西泮”等药物,无明显缓解。高血压病史2年,无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上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右侧膝、跟腱反射减弱,左侧肌力及肌张力无异常,双下肢病理反射未引出。MRI:左侧顶叶急性脑梗死。化验:尿糖3+,尿酮体+-,血糖17.8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11.1%(0~6.5%),铁蛋白364 ng/ml(13~150 ng/ml),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12正常。诊断为脑梗死、不安腿综合征、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入院后6 h出现不自主抽搐,频繁发作,烦躁,肌注地西泮10 mg后不缓解,持续进行亚冬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氯丙嗪50 mg +异丙嗪50 mg)效果不佳,后给予咪达唑仑5 mg静推,并1.4 mg/h持续泵入,无抽搐、烦躁等症状,泵入30 min后患者强烈要求下地活动,咪达唑仑增至12 mg/h持续泵入约50 min后进入睡眠状态,改为3 mg/h持续泵入约6 h后逐渐减量至停用咪达唑仑,停咪达唑仑6 h后清醒,没有强烈活动的愿望。继续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血糖及口服卡马西平2周后,右上侧肌力正常,下肢肌力Ⅳ级,睡眠基本正常,偶尔腹部虫爬感下地活动后入睡,发作的频数及程度均显著减轻。患者及家属要求转回当地医院治疗。
, 百拇医药
    Ⅱ13(图1),女,42岁。23岁发病,主要症状为休息或夜间睡眠前双下肢酸、胀、麻及难以描述的不适感,无疼痛,月经期加重,间断口服“卡马西平、氟桂利嗪、维生素B12、维生素E、地西泮”后可暂时缓解,近2年加重,2~3次/d,入睡困难、早醒,白天易疲劳。入院后查体无阳性体征。化验血常规、叶酸、维生素B12均正常。口服“甲钴胺”治疗7 d无效,服用“卡马西平”可减少发作次数。住院治疗10 d后出院。

    Ⅱ15(图1),女,25岁发病,与Ⅱ13为双胞胎姐妹,症状与Ⅱ13相似,症状较轻,仅睡前发作,对睡眠影响小,偶尔口服“地西泮”。Ⅱ9(图1),男,45岁发病,睡前或长时间坐车时,偶有双下肢难以描述的不适感,按摩、改变体位后缓解,未用药物治疗。Ⅲ8(图1),女,17岁发病,仅睡前发作,症状与Ⅱ13相似,口服“卡马西平”治疗,近4年未再发作。Ⅲ9(图1),男,28岁发病,长时间坐车时双下肢出现酸、麻、胀感,捶打、按摩、活动后缓解,未用药物治疗。Ⅲ11(图1),女,14岁发病,每次发作无诱因,症状与Ⅱ13相似,症状轻,1次/(2~3)个月,每次连续4~5 d,口服“卡马西平”后缓解。
, 百拇医药
    Ⅰ2(图1),女,60岁发病,腹部酸、麻、胀、虫爬感,拍打、下床活动后暂时缓解,不能入睡,未用药物治疗,79岁因“脑梗死”去世。

    家系图谱见图1。本家系资料显示的遗传特点有:①连续三代遗传现象,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第Ⅲ19、20、21及Ⅳ代年龄较小;②对寿命未见明显影响;③女性发病年龄早,发病程度较男性重;④发病年龄提前现象(第1代60岁发病,第2代23岁发病,第3代14岁发病)。

    2 讨论

    RLS是一种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依据是否有原发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RLS常继发于缺铁性贫血、妊娠期、尿毒症、风湿性关节炎、脊髓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病(但RLS并没有增加患帕金森病的风险[2])、胃部切除术后、肿瘤、及药物(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抗组胺药、米氮平、抗抑郁药等)[3-4],咖啡、酒精、抽烟可加重临床表现。
, http://www.100md.com
    原发性RLS具体病因目前仍不清楚,55%以上的原发性RLS有阳性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疑基因包括12 q、14 q、9 p、2 q、20 p[4]。发病年龄较小,本报告8例均为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Ⅲ8发病而Ⅱ4目前未发病可能与生活环境有关。Ⅱ13、15双胞胎均发病,说明了双胞胎在原发性RLS的高度一致性[5],更证明了遗传因素在原发性RLS中的作用。RLS患者的一级及二级亲属发病风险均高于正常人[6]

    RLS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依据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international restless legs syndrome study group,IRLSSG)的诊断标准对1995—2010年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洲和北美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为4%~29%[7],男、女发病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区别[8],但本报道中女性发病早,病情重。目前中国尚无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

    到目前无特异性诊断辅助检查,多导睡眠图可能为有效的客观指标。O’Keeffe等[9]报道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清铁蛋白呈负相关,也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有关[3],但是本报道的先证者和Ⅱ13的相关化验结果均正常。, 百拇医药(孙同文 张晓娟 徐青艳 吴琼 马尚超 姚海木 关方霞 阚全程)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