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息法与电击室颤法心搏骤停动物模型比较(1)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由于临床研究受多种因素干扰,深入研究CPR的病理生理机制受到一定限制。动物实验能够对各种混杂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使实验结果具有重复性,从而具备验证科学假设的基本条件。因此,为了改进和完善CPR的疗效,动物实验尤为重要。根据临床常见的不同的CA发病机制以及各自的发病率,在动物CA模型的制作上有多种制作方法,其中主要以窒息以及电击室颤致CA模型较多,但是二者在血流动力学以及基本病理生理机制上有着显著的区别。1 窒息法心搏骤停
1.1 窒息病理生理基础
“Asphyxia”最早源自古代希腊语,字面意思是“没有脉搏”。随着研究的进展目前窒息的含义是指一种全身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状态。它包括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过程: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当人体内严重缺氧时,器官和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广泛损伤、坏死,尤其是大脑,最终导致心搏骤停CA和(或)死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