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1)
灾害医疗救援技术是灾害医疗救援医疗人员在灾害救援时限,在灾害救援现场,针对受灾遇险人员实施的以拯救生命为目标的医疗技术。灾害医疗救援基本技术应具备围绕救命的基本目标,及现场简单易行,使用广泛,效果确凿等特点,方能称得上是基本技术。笔者基于国内外大量灾害救援实践,首次将创伤急救、心肺复苏、紧急救治、检伤分类、医疗后送5项技术并列为现代灾害医疗救援的基本技术,以期为我国灾害救援医学培训、应用及研究起指导作用。现就灾害救援医疗5项技术形成与内在关系进行述评。
1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
1.1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 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1.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Peter Safar)被认为是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 和 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培训,从此CPR以其简单的A、B、C三步法风靡全球,成功地抢救大量人员生命。在院前或灾害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按DRABC顺序进行:D即检查现场是否安全(dangerous) ;R即检查伤员反应(response) ;A即解除气道(airway)梗阻,保持气道通畅;B即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 ;C即胸外心脏(circulation)按压,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随着电除颤出现,心脏电除颤能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电除颤技术也被列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除颤当成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
1.3 紧急救治
由于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都可以由经过急救训练的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因此,将医学专业人员在灾害现场从事的急救用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表示,这就是现场抢救(on-site critical care),或叫做紧急救治(emergency treatment)。紧急救治的基本技术包括:昏迷伤员救治、气胸伤员救治、眼球破裂伤、脑膨出、肠脱出伤员急救、离断肢保护、脊柱损伤伤员的急救、较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急救、创伤性休克救治、创伤性感染防治、放射性污染处理、化学中毒处理、海水浸泡伤处理技术,以及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留置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因此,由于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亲自实施,只要能够多、快、好、省地抢救伤员,紧急救治技术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围绕救命,更多的紧急救命类手术将会在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依托先进的野战医疗平台即时开展:包括大血管损伤修补、吻合或结扎;呼吸道阻塞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实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实施胸腹探查止血,对有脏器损伤者进行缝合、切除、修补、吻合、造口等手术;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伤员,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同时可进行各种创伤控制性手术;12 h内比较清洁的伤口进行完善的清创手术;开展输血、输液、给氧等综合措施,防治休克;对海水浸泡伤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以复温处置;对冲击伤、挤压伤、复合伤等复杂性伤员进行确诊,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毒血清;对核污染、化学染毒的伤员进行全身洗消和针对性治疗。
1.4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iage)是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治疗程序的过程。本义源自将咖啡豆的第三或最低质量剔除出去,将首字母大写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特指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根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18世纪的因军事战争而受伤的伤员救治中,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管理在战场上受伤的大量伤员,即开始实行现场检伤分类。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大量伤亡情况的伤员检伤分类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色卡:红色表示危重,绿色表示轻伤,黄色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黑色表示伤员死亡。军用的[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民用的(例如:颜色编码)伤员检伤分类系统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检伤分类确定系统的Trauma Sieve [2]和 START 分类方法[3],也同时用于民用EMS和英国军队士兵中。检伤分类可以用来决定优先治疗的顺序,也可以用来决定转送方式的顺序,还可以用来决定转送医院的顺序,分别为救治分类、后送分类与医疗机构分类。, http://www.100md.com(郑静晨)
1 现代灾害医疗救援五项技术的形成
1.1 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公元18世纪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Baron Larré)开创了战场创伤急救的先例。瑞士人亨利·杜南发起红十字运动,对志愿者进行急救技术培训,创伤急救技术进一步普及。除了战场急救外,创伤急救技术也成为各种灾害现场急救及常态院前急救援主要技术,创伤急救的4项技术经常被一起列入各类急救培训教材,并被冠名为“四大技术”。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应用,创伤急救技术渐趋成熟。其中,止血方法分为指压法(头面部、肩部、上下肢)、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法。常用包扎方法分为绷带(环形、螺旋形、螺旋反折、8字环形)包扎法、三角巾(头部、面部、胸部、肩部、侧下腹部、下腹部)包扎法、多头带包扎法、急救包包扎法及其他包扎法。现场骨折固定的方法分为:现场对可疑骨折者需作可靠的临时固定,可减轻伤员骨折端的疼痛及预防休克,并限制骨折端的异常活动以免发生新的损伤。固定范围应包括骨折上、下两个关节。对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包扎,后固定骨折肢体。常用器材有木夹板、绷带、三角巾、棉垫等,无上述物品时还可就地取材,用稍硬的物体代替。经上述处理后,要将伤员正确地搬运和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外,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四项步骤也成为创伤救护的基本步骤[1]。
1.2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已经提到复苏方法:“救自缢死…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复苏研究中心主任彼得·沙法教授(Peter Safar)被认为是当代心肺复苏的创始人之一。1966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首次依据Safer 和 Kouwenhoven两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制定了心肺复苏指南, 并建议所有参与心血管急救的医务人员均应接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的培训,从此CPR以其简单的A、B、C三步法风靡全球,成功地抢救大量人员生命。在院前或灾害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按DRABC顺序进行:D即检查现场是否安全(dangerous) ;R即检查伤员反应(response) ;A即解除气道(airway)梗阻,保持气道通畅;B即口对口人工呼吸(breathing) ;C即胸外心脏(circulation)按压,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随着电除颤出现,心脏电除颤能使复苏成功率进一步提高,电除颤技术也被列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急救手段,除颤当成一项基本生命支持的措施。
1.3 紧急救治
由于创伤急救与心肺复苏都可以由经过急救训练的非医学专业人员从事,因此,将医学专业人员在灾害现场从事的急救用另外一个专有名词表示,这就是现场抢救(on-site critical care),或叫做紧急救治(emergency treatment)。紧急救治的基本技术包括:昏迷伤员救治、气胸伤员救治、眼球破裂伤、脑膨出、肠脱出伤员急救、离断肢保护、脊柱损伤伤员的急救、较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急救、创伤性休克救治、创伤性感染防治、放射性污染处理、化学中毒处理、海水浸泡伤处理技术,以及深筋膜切开减压术、留置导尿管、耻骨上膀胱穿刺术。因此,由于专业医务人员在现场亲自实施,只要能够多、快、好、省地抢救伤员,紧急救治技术范围必将不断拓展,围绕救命,更多的紧急救命类手术将会在专业医疗救援队到达现场后依托先进的野战医疗平台即时开展:包括大血管损伤修补、吻合或结扎;呼吸道阻塞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对开放性气胸实行封闭缝合,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实施胸腹探查止血,对有脏器损伤者进行缝合、切除、修补、吻合、造口等手术;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伤员,行开颅减压术,清除血肿;同时可进行各种创伤控制性手术;12 h内比较清洁的伤口进行完善的清创手术;开展输血、输液、给氧等综合措施,防治休克;对海水浸泡伤伤员进行针对性治疗,给以复温处置;对冲击伤、挤压伤、复合伤等复杂性伤员进行确诊,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继续抗感染治疗;补注破伤风抗毒素或抗毒血清;对核污染、化学染毒的伤员进行全身洗消和针对性治疗。
1.4 检伤分类
检伤分类(triage)是根据伤情的严重程度,确定优先治疗程序的过程。本义源自将咖啡豆的第三或最低质量剔除出去,将首字母大写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特指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的根源同样可以追溯到发生在18世纪的因军事战争而受伤的伤员救治中,拿破仑“大军团”的医官巴伦·拉尔管理在战场上受伤的大量伤员,即开始实行现场检伤分类。用于军用和民用的大量伤亡情况的伤员检伤分类的分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色卡:红色表示危重,绿色表示轻伤,黄色为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而黑色表示伤员死亡。军用的[例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民用的(例如:颜色编码)伤员检伤分类系统具有相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检伤分类确定系统的Trauma Sieve [2]和 START 分类方法[3],也同时用于民用EMS和英国军队士兵中。检伤分类可以用来决定优先治疗的顺序,也可以用来决定转送方式的顺序,还可以用来决定转送医院的顺序,分别为救治分类、后送分类与医疗机构分类。, http://www.100md.com(郑静晨)